共名

作品数:175被引量:12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翔宇刘大先徐正考张媛陈彬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荀子對孔子正名論的邏輯化發展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2024年第1期291-311,共21页甘祥滿 
不同於孔子的正名論僅限於對社會性名號的思考和單向的正實以正名的實踐主張,荀子對“名”有深入、廣泛的研究和思考,並且富有邏輯分類、邏輯辨析等内涵和特點。其别名、共名對舉,單名、兼名相别等説法,不僅於單純的語言哲學研究極有意...
关键词:正名 共名 别名 名實 
知人论世话“共名”——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案例
《红楼梦学刊》2024年第4期216-232,共17页马思聪 
“共名说”是何其芳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小说人物分析理论。近年来,它作为何其芳研红的重要成果重获关注,但学界对其本义、渊源和应用价值等本体问题鲜有考辨。首先,“共名说”是何其芳从接受美学层面对文学典型人物加以阐释的理论结...
关键词:共名说 典型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无名与共名:百年中国文学批评流变
《南方文坛》2023年第4期19-26,共8页周明全 
梁启超将“革命”一词引入文学领域并率先提出“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自此,百余年来,文学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文学创作是从内心出发的,是个人心灵的反映,个性很强,即使受到时代、政治环境的外在影响,尚能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个性...
关键词:诗界革命 小说界革命 共名 文学与政治 百年中国文学 作家个性 外在影响 文学创作 
“重读路遥”与“重返八十年代”学术思潮
《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8期56-58,共3页王仁宝 
1980年代的路遥研究在研究者与作者的强烈共振中形成了诸多具有共鸣意义的“共名”词汇,诸如“交叉地带”“现实主义”“高加林形象”等。1990年代的路遥研究虽然出现了一些研究路遥及其作品的学术专著,表面上呈现出喧哗的态势,但是具...
关键词:路遥 共名 重返八十年代 学术思潮 情绪化 交叉地带 学术专著 现实主义 
革命历史小说的辩证法、经典化和总体性——评刘江《太行风云》兼及其文学史意义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3年第4期104-109,共6页金春平 
中国当代革命历史小说往往在历史的“宏大共名”与“地方空间”的抵牾或和解当中,完成着自身文学多维谱系的延展与增殖,阶级、历史、政治、战争、英雄、家族、爱情、乡村、民俗,甚至传奇、古典、浪漫、欲望、魔幻、荒诞等一系列革命诗...
关键词:革命历史小说 文学史意义 共名 革命历史叙事 革命文学 历史认知 总体性 正义性 
如何“回到事物本身”——《棋王》与寻根文学的书写难题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22年第3期33-40,共8页王都 
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一般项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精神史个案研究”(20JHQ040)研究成果。
一、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寻根的焦虑旷新年在《“寻根文学”的兴起》一文中将1985年称为“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断裂”,进而中国当代文学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陈思和称之为“共名”的20世纪80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便是寻根文...
关键词:寻根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史 韩少功 陈思和 《棋王》 共名 文化内蕴 文化心理结构 
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潮流化”问题
《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11期104-106,共3页斯炎伟 
关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创作,普遍的认知是线性而模块化的,即伤痕、反思、改革、寻根、现代派、先锋、新写实、新历史等文学潮流的更替,构成了线索清晰与逻辑井然的存在。这种"常识"的获得,一方面来自文学史的强大叙述,另一方面则与当...
关键词:新写实 共名 文学潮流 文学批评 创作现象 潮流化 文学创作 线索清晰 
石桥、古佛、禅茶,共名赵州--记赵州古佛从谂禅师
《炎黄纵横》2021年第2期58-59,共2页演静 
央视纪录片《天下赵州》结束语:“一座石桥,成就了一个世界建筑经典,一尊古佛,成为了受人敬仰的智者,一碗禅茶,为人们打开禅茶一味的智慧之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名--赵州!”赵州古佛即从谂禅师,其“吃茶去!”是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文化符...
关键词:《五灯会元》 共名 佛教禅宗 《祖堂集》 赵州古佛 禅茶 结束语 文化符号 
20世纪90年代女性身体写作现象的再解读被引量:3
《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第1期82-89,共8页姚溪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美当代女作家小说中渐变的身体话语所传递的女性主义诉求(1980-2000)”(SWU1909546)阶段性成果。
追溯当代文学发展的历程会发现,以身体为视角展开的创作和文学批评兴盛于20世纪90年代。彼时长期以来的文学共名与失语状态逐渐消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被大量译介,大众消费欲望的膨胀刺激文学创作抒发多重价值观,导致部分作品相较于早期...
关键词:身体写作 当代文学发展 艺术再现 徐小斌 共名 棉棉 林白 陈染 
超越时代的共名性——重读邓友梅的《那五》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20年第1期204-206,共3页贺绍俊 
邓友梅是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代青年作家,但因为政治厄运,他的文学才华一直憋屈在心里,直到"文革"结束,终于像井喷式地得到充分的释放。自1980年起,《我们的军长》《追赶队伍的女兵》《话说陶然亭》就接连获得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关键词:小说发表 京味小说 青年作家 话说陶然亭 文学才华 《北京文学》 邓友梅 第二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