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小说

作品数:128被引量:14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崔志远吴欣歆张娟雷晓彤于润琦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暨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地域文化对中外语言文学翻译实践的影响被引量:1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唐姬霞 
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编号:2019KY0806)。
地域文化是某一地区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文学作品作为作者成长经历、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的综合反映,与地域文化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中外语言文学翻译是中国与其他国家文化沟通的桥梁,要想提升翻译结果准...
关键词:翻译实践 京味小说 地域文化 翻译策略 中外语言 文学作品 文章观点 文学翻译 
老舍大美天成的语言艺术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年第3期57-59,共3页方琳静 
老舍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被誉为“京味小说”之父。他的作品以一种全方位的视角展现北京的民俗和城市的生活,成为北京的一种文化符号。老舍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戏剧文学家,他的话剧《茶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人民艺术家 京味小说 语言艺术 《茶馆》 《济南的冬天》 齐鲁大学 文化符号 老舍 
近代旗籍报人文实权的京味小说研究
《民族文学研究》2022年第6期131-141,共11页杨刘秀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香港报刊文学整理与研究(1840—1919)”(项目编号:21CZW037)阶段性成果。
文实权的京味小说以“既警人心、复悦人目”为书写旨趣,与近代旗人的救国、生计意识密切相关。文氏深受梁启超小说创作理论的影响,寄希望于以小说来改良社会,其作品具有“小说界革命”中的分类意识,推动了纪实小说等小说类型的发展。同...
关键词:文实权 京味小说 纪实性 文学性 
论叶广芩小说中的传统建筑文化书写
《小说评论》2022年第4期196-201,共6页孙丹妮 
叶广芩是当代京味小说的代表作家,其家族小说书写满清没落贵族和北京市民在民国和当代的生活。时代的嬗变、家族的全面衰落、个人命运的起伏多舛都是叶广芩的书写对象,其中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成了她思考的重要层面。建筑是人类生存、...
关键词:叶广芩 京味小说 没落贵族 个人命运 小说书写 传统建筑文化 北京市民 文化积淀 
叶广芩:会讲故事的“格格作家”
《名人传记》2022年第8期72-78,共7页潘彩霞 
1962年底,文艺界风声鹤唳,旗人作家老舍停下了《正红旗下》的创作。最终,这部关于家族史的小说,很遗憾地成为“半部红楼”。五十多年后,同为旗人的叶广芩继家族小说《采桑子》《状元媒》之后,又完成了描摹市井生活的《去年天气旧亭台》...
关键词:叶广芩 市井生活 京味小说 老舍小说 家族小说 《采桑子》 讲故事 《正红旗下》 
老舍:笔耕不辍的人民艺术家
《高中生之友》2022年第9期36-38,共3页张水龙 
无论现代文学研究领域,还是大众阅读界,老舍都是极受推崇的作家。其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复原了北京的市井生活,将一群于生死线上奔波的小人物,有意味地勾勒出来。温儒敏在《论老舍创作的文学史地位》中指出:“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
关键词:现代文学研究 老舍创作 市井生活 京味小说 现代小说 文学史地位 人民艺术家 大众阅读 
从损公作品看清末北京话的语音特色
《北京民俗论丛》2021年第1期1-13,共13页吴菲 冯蒸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方言形成的历史音韵层次研究”(项目号:17ZDA312)的阶段性成果
清末民初著名报人小说家损公的小说语言地道,风格浓郁,且口语色彩极浓厚。本文对损公的汉字注音和所选用的方俗字中的语音现象及音变规律进行了梳理,并对损公作品中的语气词和叹词从语音和语法两方面予以考察。目的在于从语言学的角度...
关键词:损公 北京话 京味小说 语音 
这部京味小说的饮食书写
《博览群书》2021年第7期77-78,共2页周聪 
《土狗老黑闯祸了》是叶广芩继《耗子大爷起晚了》《花猫三丫上房了》之后的儿童文学长篇新作,在对老北京胡同生活的书写中,作者的童年经验被唤醒了。无疑,《土狗老黑闯祸了》是一部充满京味儿和市井气息的作品,老北京的一砖一瓦、胡同...
关键词:北京胡同 京味小说 童年经验 叶广芩 儿童文学 市井气息 
主体重塑与文化式微——论当代京味小说中旗人形象的流变
《中国文学研究》2021年第1期161-167,共7页丰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百年文学中的辛亥革命叙事研究”(16CZW047)。
"主体重塑"是旗人文化式微的现实语境下,旗人群体的自我调整。新中国成立后,京味小说中的旗人形象经历了三次"主体重塑"过程。60年代,老舍的《正红旗下》表现了辛亥时期旗人通过"汉化"重塑自身"国人"的主体性,展现了政治原因导致的旗人...
关键词:主体重塑 文化式微 京味小说 旗人形象 辛亥革命叙事 
论新旧京味小说的传承与突围——老舍和叶广芩作品比较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12-14,共3页邓张萍 
京味小说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为数不多的跨越现当代的一个文学现象。以老舍、叶广芩二人作品为对比,分别从京味小说之“京”“味”“技”三个层面,探讨了新旧京味小说的传承与突围,以期对京味小说的发展提供一个值得参考的视角。
关键词:京味小说 传承 突围 老舍 叶广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