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作品数:134被引量:4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兆虹郑笑平李永东马真房广莹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社科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在舟中便是仙——读欧阳修《采桑子》
《初中生之友》2025年第1期30-33,共4页熊媛媛 
采桑子①[北宋]欧阳修轻舟短棹②西湖③好,绿水逶迤围④,芳草长堤,隐隐笙歌⑤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⑥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注释:①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
关键词:采桑子 欧阳修 丑奴儿 罗敷 词牌名 《采桑子》 
叶广芩《采桑子》的音乐性与文化记忆书写
《今古文创》2025年第4期7-9,共3页刘启慧 
叶广芩的小说《采桑子》是对贵族家族史和日常生活的书写,贵族的文化记忆和音乐性的特征在小说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作者注意到京剧在金家文化记忆中的作用、王府女性复调式的声音、女性欲望隐晦的表达、对满族家园和生命轮回的集体记忆的...
关键词:叶广芩 《采桑子》 音乐性 复调 文化记忆 
论叶广芩《采桑子》叙事方式
《汉字文化》2024年第22期85-87,共3页宋天宇 
满族女作家叶广芩以雅为格调,带着自身独特的贵族气质让京味小说再次焕发出独特的光彩,《采桑子》是其家族小说代表作,用回忆与现实交织的叙事视角、由小及大的叙事空间和冷静与雅致的叙述语言诉说着她对家族历史的审视和对传统文化的...
关键词:叶广芩 《采桑子》 叙事方式 
叶广芩京味家族小说与中国史传传统的再创造
《民族文学研究》2024年第4期63-73,共11页王蔚乔 
叶广芩基于自身的家族生活与北京经验,创作了京味小说《采桑子》和《状元媒》,两部书都采用“以人物为主”的叙事结构,以“单传”“合传”“类传”“自传”的“列传”体式结撰单篇小说,展示人物的主要故事;同时,使用“互见”和“实录”...
关键词:叶广芩 《采桑子》 《状元媒》 史传传统 
叶广芩小说中民族与国家的双重认同——以《采桑子》《状元媒》为中心
《满族研究》2024年第1期103-107,共5页余馨雨 王莉 
以叶广芩的《采桑子》《状元媒》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小说中体现的民族与国家的双重认同。通过对叶广芩小说文本细读以及创作历史背景分析,深入阐述叶广芩巧妙地运用叙事手法、表现传统文化和角色塑造揭示满族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命运的...
关键词:叶广芩 传统文化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论宋型文化视域下欧阳修《采桑子》的闲适意趣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陈苗苗 许净瞳 
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RWXYCX2302)。
在宋型文化的影响下,宋词更加注重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欧阳修以个人的学识修养、审美品位与复杂的人生经历,借助词的抒情属性在《采桑子》组词中以颍州西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观照对象,在词作中建构了深婉的词学意境,表达了闲适的...
关键词:宋型文化 欧阳修 《采桑子》 闲适意趣 
山自无心水自闲
《小学生学习指导》2023年第21期22-23,共2页博洋 
【原文】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1)好[宋]欧阳修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2),前后红幢(3)绿盖(4)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5)。烟雨微微,一片笙歌(6)醉里归。【注释】(1)西湖:指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西湖。欧阳修晚年退休...
关键词:采桑子 颍州 《采桑子》 欧阳修 安徽省阜阳市 荷花 西湖 
内求于己,不假外物--欧阳修《采桑子》十首中的孤独之美
《今古文创》2023年第21期4-6,共3页王明霞 
《采桑子》十首展现了欧阳修居颖期间悲慨解悟压倒宴赏豪兴的过程,“始觉春空”的顿悟使词人由寂寞走向孤独,以物观我而静照万象,形成了冲淡平和的出世美感。《采桑子》十首中可见排斥孤独、尊重孤独到享受孤独的心境变化,词人在与自我...
关键词:欧阳修 《采桑子》 孤独 
论欧阳修《采桑子》组词的雅淡风格
《艺术科技》2023年第8期87-89,共3页赵子琦 
在《醉翁亭记》里,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旷达洒脱让历代读者为之倾倒。在风格娟秀的《采桑子》中,欧阳修的志趣也远离了尘嚣的羁绊,其隐逸之风骨融入西湖的碧波,奏响了遗世独立的空谷之音。《采桑子》组词为欧阳...
关键词:《采桑子》 欧阳修 鼓子词 雅淡风格 
《采桑子》创作时期争议与欧阳修晚年的隐退之意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3期98-100,共3页刘婷婷 
《采桑子》主要描绘了颍州西湖春夏之际的美丽景色。欧阳修通过歌咏西湖,表达自己纵情山水、归隐山林的意愿。本文通过对《采桑子》的创作时期进行讨论,并对颍州之谜和《采桑子》中的隐退之意进行分析,以期帮助广大读者深入理解《采桑...
关键词:《采桑子》 创作时期 颍州 隐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