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大洋

作品数:19被引量:13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张文吴泰然郑荣国贺元凯宋述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地质通报》《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学科前沿课的教学思考--以有孔虫-古大洋环境重建的重要标志课程为例
《高教学刊》2024年第28期34-37,共4页丁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2年度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设项目“基于‘数字海洋’的海洋调查技术与方法教学模式研究”(JG202229)。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国际化的视野、很强的创新能力的海洋科学专业高层次后备人才。为此,我们为海洋科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开设学科前沿课有孔虫-古大洋环境重建的重要标志。该课程以引导、自主学习、讨论和实验...
关键词:海洋科学 学科前沿课 有孔虫 古环境指标 教学思考 
西准噶尔蛇绿岩:古大洋俯冲增生过程的记录被引量:3
《地质学报》2023年第6期2054-2066,共13页杨高学 朱钊 刘晓宇 李海 佟丽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03027);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23-JC-YB-236,2023-JC-QN-0318)联合资助的成果。
蛇绿岩记录了大洋岩石圈形成、演化、消亡的全过程,是刻画区域板块构造和洋-陆格局演化的关键证据。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前人相关研究,总结西准噶尔蛇绿岩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大陆地壳增生方式、恢复古大洋演化历史,从而对西准噶尔构造体制...
关键词:大地构造 蛇绿岩 海山 俯冲起始 西准噶尔 
吉黑东部晚古生代构造体制转换:来自佳木斯-兴凯地块的双增生杂岩及岛弧岩浆岩带的制约被引量:2
《岩石学报》2022年第9期2743-2761,共19页李功宇 周建波 李皓东 陈卓 王红燕 王斌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41730210、42230303)资助.
佳木斯-兴凯地块是吉黑东部地区至关重要的地质组成单元,其东缘和西缘分别平行对称分布着两条晚古生代岛弧岩浆岩带和中生代增生杂岩带,它们是古亚洲洋闭合向古太平洋俯冲-增生构造体制转换的关键地质记录。本文对佳木斯-兴凯地块西缘...
关键词:吉黑东部 晚古生代 古大洋构造体制转换 佳木斯-兴凯地块 双带双弧结构 
山西再添一处国家级地质公园
《华北国土资源》2016年第5期4-4,共1页
28亿年前,这里曾是古大洋的洋底,如今随着地史演变,山脊隆起与水交融,一座风光旖旎国家级地质公园跃然眼前.9月23日,山西平顺天脊山国家地质公园举行揭碑开园仪式,这意味着山西又多了一处国家级地质公园,至此山西已经有9处国家级地质公园.
关键词: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级 山西 古大洋 洋底 地史 隆起 
华北板块北缘古大洋闭合时间的限定--来自四子王旗西后壕子同碰撞花岗岩的证据被引量:21
《地质通报》2013年第11期1749-1759,共11页孟庆鹏 贺元凯 张文 吴泰然 郑荣国 徐操 张昭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040017)
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四子王旗北部的西后壕子花岗岩体的CamecaIMS-1280-SIMS锆石U—Pb年龄为266Ma±2Ma。该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组成,以出现大量颗粒较大的白云母为特征,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75.21%-76.69%),A/CNK值多大于1.1,...
关键词:S型花岗岩 二叠纪晚期 碰撞花岗岩带 四子王旗 华北板块北缘 SIMS锆石U—Pb 
阿拉善地块北缘古大洋闭合的时间制约:来自乌力吉花岗岩体的证据被引量:36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第8期1299-1311,共13页张文 吴泰然 冯继承 郑荣国 贺元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040017)资助
乌力吉花岗岩位于阿拉善地块北缘,构成沙拉扎山的主体,处在华北板块西北缘宗乃山-沙拉扎山火山弧构造带,其北侧为恩格尔乌苏蛇绿岩带,南侧为查干础鲁蛇绿岩带.岩体侵入于上石炭统-下二叠统阿木山组.根据研究区原石炭系阿木山组的沉积建...
关键词:阿拉善 恩格尔乌苏 查干础鲁 离子探针 壳幔混合 火山弧 后碰撞 
青藏高原蛇绿岩和古洋壳恢复重建研究中的问题讨论被引量:3
《地质通报》2009年第12期1704-1709,共6页高延林 
青海省专家基金项目<青藏高原岩石圈板块构造研究>(编号:96-J-802)资助
蛇绿岩成带出现于青藏高原各板块单元边界,其中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和北祁连山蛇绿岩带规模最大、最为典型,分别代表了秦祁昆和特提斯古大洋的洋壳物质。根据南北2个典型蛇绿岩带的研究实践,讨论了构造背景与岩石地层相结合、结构构造特...
关键词:青藏高原 蛇绿岩 古大洋 研究方法 
北祁连山古大洋俯冲带高压变质岩研究评述被引量:27
《地质通报》2009年第12期1769-1778,共10页宋述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825007;40773012;40821002);国家优秀博士论文作者基金(编号:200531)资助
北祁连山是中国研究古板块构造和俯冲带的经典地区,肖序常先生在此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该俯冲带记录了490~440Ma的高压变质年龄,是目前世界上最老的大洋冷俯冲带之一。较系统地总结了北祁连造山带的研究历史、近年来在高压变质岩...
关键词:高压变质岩 大洋冷俯冲带 早古生代 北祁连山 
北祁连山含镁纤柱石高压泥质岩及其对古大洋俯冲的意义被引量:4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472-480,共9页于孝宁 宋述光 魏春景 张立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25007,40773012);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基金(200531)资助
北祁连山发育有缝合带是一条典型的早古生代大洋型俯冲带。针对该缝合带中首次发现的含镁纤柱石高压泥质片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根据平衡矿物组合,利用THERMORCAL(V3.23)计算出镁纤柱石+石榴石+硬绿泥石+多硅白云母组合...
关键词:镁纤柱石 高压变质 P-T条件 北祁连山 
绍—江“盆地”——萎缩的古大洋
《浙江国土资源》2009年第5期56-57,共2页水涛 
从空中俯视浙江的山川江河,自绍兴至江山,由一连串宽展河谷低丘构成的盆地,在本省境内绵亘达二百八十余公里,这是我省通向西北、西南诸地的走廊。在地质工作者的专用图上,这一带是晚近地质时代形成的山间盆地和河湖相沉积区。以此...
关键词:山间盆地 古大洋 地质工作者 地质时代 地质构造 自然地理 地幔物质 浙西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