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方言

作品数:21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华学诚朱正义李峰鲁国尧靳爱红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南省图书馆更多>>
相关期刊:《法国研究》《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语言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國古代方言學文獻集成》總序
《文献语言学》2020年第2期1-6,203,共7页華學誠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古代方言學文獻集成”(16ZDA202);北京語言大學一流學科團隊支持計劃的資助
一方言痕迹可考於我國最早的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方言記載、方言論述也零星見於先秦時期的文獻,而以活的方言爲對象並結合古方言資料作出系統研究的則始於漢代揚雄,此後近兩千年,研究者代不乏人,積累的成果非常豐富。
关键词:出土文獻 代不乏人 古方言 古代方言 傳世文獻 
一部搜罗宏富,融汇古今的方言大词典——简评《汉语方言大词典》修订本
《辞书研究》2020年第4期73-77,共5页邢向东 
《汉语方言大词典》修订本语料宏富,能收尽收,收录了所能搜集到的汉语方言语料;它融汇古今方言于一炉,能够帮助语言学者、爱好者知今稽古,竟委穷源。修订本对1999年版查误补漏,改字订音,做了细致的修订,而且索引齐备,查检方便。该词典...
关键词:《汉语方言大词典》 评述 现代方言 古代方言 
關於輯錄古代散存方言材料的幾點思考
《文献语言学》2017年第2期138-151,共14页王耀東 
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中國古代零散方言材料匯纂”(14XYY011);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古代方言學文獻集成”(16ZDA202)的階段性成果。
輯錄古代散存方言材料對整理古代方言學文獻,研究古今方言、方言史、方言學史和漢語史都有重要意義。輯錄前,要全面鐐解前人的輯錄成果,認識其輯錄之不足,並借鑒其輯錄之經驗。清人《續方言》系列書已輯有許多散存方言材料,但問題較多,...
关键词:古代方言學 散存方言材料 輯錄 
棍类软兵史话
《中华武术》2017年第1期82-85,共4页曹鑫龙 
枷、连枷、连架、连枷、裢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农具,古代方言又称“佥、摄殳、度、桔、拂、拂、秧、椁。“。现多人撰文称它是现代武林仍然演练使用的连枷棍(梢子棍)的前世、雏形。笔者详细研究了相关史料,发现连枷棍不是从上述农...
关键词:史话 古代方言 历史资料 农具 史料 兵器 
汉语方言学古典时期的上古方音研究
《绥化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95-99,共5页郭伟宸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前的汉语方言学研究处于"古典时期"。经过先秦两汉对上古汉语方言语料的积累,以及古音学兴起背景下清代学者对古方音研究的语言观念的树立和理论的建设,为其后的现代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古方音研究提供了经验性的启发...
关键词:古方音 方言学 古代方言 
贵阳方言寻迹
《贵阳文史》2012年第5期73-74,共2页筑俚轶趣 
寻迹贵阳方言,可发现贵阳方言除了包含来自其他地方方言的组合外,还保留了一些原古黔中地区通用的黔台语及一些古代方言,如今都还在贵阳方言中运用。"大杂烩"的贵阳方言堪称多彩。
关键词:贵阳方言 地方方言 古代方言 黔中地区 台语 
猪在古代的别称
《青年博览》2007年第12期50-50,共1页
“猪”在我国古代有许多别称。使用频率仅次于“猪”的是“豕”。《左传·庄公八年》说:“齐侯游于姑棼,逐田于贝丘,见大豕。”猪亦作“豚”或“肫”。本指小猪,亦作猪解。古代方言中“彘”和“豨”也是指猪。《方言》说:“(猪)
关键词:我国古代 古代方言 使用频率 别称 左传 贝丘 小猪 宋代 乌金 参军 
穷尽式的研究法应当大加提倡——序华学诚《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被引量: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79-81,96,共4页鲁国尧 
人老了,远事记忆好,近事记忆差,这是医学杂志上的话,也的确如此.1955年秋天,我当时是大一学生,周祖谟先生教我们现代汉语语音课,在一次课上,他以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引用了两句名言:"前修未密,后出转精."周先生讲话时的神情和那浏亮的声音...
关键词:华学诚 《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 序言 汉语 古代方言 
关于“益”、“石”分合的涵义和《切韵》的重纽──与张光宇先生商榷被引量:1
《语言研究》2003年第1期37-44,共8页麦耘 
论者根据“益”与“石”的上古来源,认为它们分别代表重纽的两类,并由现代闽方言推论《切韵》的重纽是综合了古代方言。本文指出论者误解了重纽的结构,而现代闽方言与论者所谓的古代“乙方言”也并不吻合。中古“益”、“石”分属两...
关键词:重纽 闽方言 古代方言 《切韵》性质 
汉语方言学史及其研究论略被引量:11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60-66,共7页华学诚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 0 1AYY0 0 7)
原始汉语最迟形成于夏禹时代 ,原始汉语形成的同时也形成了原始汉语方言 ;分化和同化是汉语方言最初形成的两种基本方式。方言概念形成于先秦 ,表达方言概念的词语产生于西汉 ,“方言”一词出现于东汉。古代的方言研究按照它本身所形成...
关键词:汉语方言 方言学史 古代方言 原始汉族 分化 同化 历史分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