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

作品数:5668被引量:6526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梁银峰方一新王云路王东波杨荣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古汉语“者”字中-定结构的来源被引量:2
《语文研究》2021年第4期42-48,共7页张福通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近代汉语名词语法化研究”(项目编号:18CYY043)的资助。
"分析化"是汉语历时句法演变的类型之一,上古汉语"者"字中-定结构的出现就属于这种演变类型。文章认为"名词中心语+含谓修饰语"的早期形式是无标记中-定结构,因形态等区别性手段的衰落,容易与主谓结构混同。在语用原则的推动下,无标记中...
关键词:“者”字中-定结构 上古汉语 来源 分析化 
《字学咀华集》出版
《语文研究》2021年第2期59-59,共1页本刊 
北京大学孙玉文教授所著《字学咀华集》于2020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鄂东方言词语探源"资助成果,共收录了《音有正变:音之敛侈必适中》《上古汉语韵重现象研究》《谈根据同义词词...
关键词:北京大学出版社 古诗文 咀华集 经典释文 方言词语 词义引申 成书年代 上古汉语 
上古汉语早期常用言说动词的语法化被引量:2
《语文研究》2020年第4期35-44,共10页张赪 崔越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大型语料库的汉语非组构性历时演变与语言演变规律研究”(项目编号:18ZDA292)资助。
上古汉语早期常用言说动词"曰""言""云"都有虚义的用法,作为独立成分它们主要出现在两类位置上,一是位于主谓、状中、连谓结构的两个动词、述宾等句法成分之间,二是位于小句间、语段间,话语功能较为复杂,前后的语言片段有顺承、因果等...
关键词:上古汉语早期 常用言说动词    元话语功能 语法化 
重论古汉语语气词“已”的语法意义和形成途径被引量:4
《语文研究》2018年第3期22-30,共9页梁银峰 
文章认为以往研究中所谓古汉语"已"表限止语气的说法并没有确凿证据,"已"的基本功能是表示事态的发生或出现(兼表肯定语气),相当于"矣",其次是相当于"也"的用法(纯粹表肯定语气),再次是相当于"夫"的用法(纯粹表感叹语气),以及用在疑问...
关键词:“VP已”格式 完成动词 语气词 言语互动 
古汉语口语中的易位句及古书相关疑义例释
《语文研究》2018年第1期18-22,共5页徐刚 
古汉语的口语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倒装句,跟现代汉语口语中的易位句非常相似,但又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句子的语序跟正常的语序不太一样,过去的学者经常把它们看成倒装句,但这些"倒装句"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有很多其实根本...
关键词:古汉语 口语 易位句 倒装句 《马氏文通》 
词的语义成分与词的句法功能被引量:9
《语文研究》2017年第4期1-11,共11页蒋绍愚 
句法和语义界面是现代语言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句法和语义界面的研究表明语法和词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在介绍Saeed(2000)关于词的语义成分与词的句法功能的有关论述后,通过对上古汉语相关动词的考察,集中围绕动词的使动用法...
关键词:句法和语义界面 上古汉语 使动词 作格动词 名动转化 
上古汉语结果自足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被引量:10
《语文研究》2017年第1期11-17,共7页杨荣祥 
上古汉语有一类动词,如"破、败、伤、灭、断"等,其语义构成中既包含动作义,又包含结果义,其语义特征可以描写为[+自主性]、[+可控性]、[+外向性]、[+终结]。这种语义特征决定了这类动词特别的句法表现——可以自由地出现在三种句法槽:(...
关键词:结果自足动词 语义特征 句法特征 连动共宾结构 
上古汉语状位形容词的用法及其虚化被引量:6
《语文研究》2016年第4期42-46,共5页苏颖 吴福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古汉语状语研究"(项目编号:13CYY057)的阶段性成果;北方工业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资助
上古汉语中有些形容词进入状语位置后,一部分用法会向副词分化。文章考察发现,不同语义基础的状位形容词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由饰物转化或兼类为饰行的形容词进入状位后,其饰行用法容易分化出副词用法;不同状位形容词和谓语中心的组合...
关键词:状位形容词 饰物形容词 饰行形容词 
上古汉语语气副词“一(壹)”偏离预期功能的形成被引量:2
《语文研究》2012年第4期18-24,共7页谷峰 
天津市2011年度社科规划一般项目(项目编号:TJHY11-010);南开大学2010年度人文社科校内青年项目(项目编号:NKQ1001)的资助
语气副词"一(壹)"在上古汉语中可以表示程度超出说话者的预期。文章考察分析后认为,这种功能的"一(壹)"搭配表程度义的谓语,其所在的句子负载感叹语气,不出现于对比语境。这些共时分布特征是反推"一(壹)"的来源和语法化轨迹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语气副词 “一(壹)” 偏离预期 分布特征 语法化轨迹 
古汉语法律专科同义词的辨析方法探析——以《唐律疏议》的法律词语为例被引量:1
《语文研究》2012年第2期16-20,共5页郑振峰 袁世旭 
长期以来,古汉语同义词的辨析大都是按照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的模式进行的。尽管古今汉语同义词辨析在同义词的确定标准、辨析过程及基本体式方面有一致性,但古汉语同义词辨析还应该适当考虑历时性因素,以及由单音词为主带来的词位多义...
关键词:法律同义词 同义词辨析方法 《唐律疏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