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

作品数:1685被引量:899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黄剑华段渝彭邦本冯广宏邹一清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格言(校园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蜀人的器具
《格言(校园版)》2024年第34期34-35,共2页杜宇 黄架鑫(绘制)  
为了将多种多样的食材变为美味佳肴,古蜀人制作出了功能多样的烹饪器具。这些日常使用的炊具多是陶制品,样式丰富,实用性强。
关键词:美味佳肴 食材 炊具 烹饪器具 功能多样 实用性强 
髹漆
《格言(校园版)》2024年第32期32-33,共2页杜宇 黄架鑫(绘制)  
蜀地盛产制作漆器所需的漆和朱砂,所以古蜀人很早就掌握了制作漆器的技术。他们把漆涂在木头或其他材质的器物表面,待器物表面的漆干燥、固化后,就形成了一层耐热、耐磨、防水、防霉的保护罩。
关键词:古蜀人 保护罩 蜀地 漆器 器物 
古蜀人的“食谱”③
《格言(校园版)》2024年第31期34-35,共2页杜宇 黄架鑫(绘制) 
成都平原水网密布,古蜀人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河鲜。为了提高捕鱼效率,聪明的古蜀人掌握了撒网捕鱼的方法,他们编织好渔网后,在渔网上挂上陶制或者石质的网坠,这样,网就可以沉到水里,只待鱼儿进网了。
关键词:成都平原 食谱 渔网 编织 
古蜀人的“食谱”②
《格言(校园版)》2024年第28期34-35,共2页杜宇 黄架鑫(绘制) 
要想吃饱肚子,耕种显然要比外出碰运气渔猎更有保障。古蜀人很早就掌握了种植粟(sù)、黍(shǔ)、稷(jì)、菽(shū)等谷物的技术。起初,蜀地大量种植的是粟,后来,居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又带来了水稻。水稻更适合在气候湿润的成都...
关键词:成都平原 农作物  长江中下游地区 蜀地  
古蜀人的“食谱”①
《格言(校园版)》2024年第25期34-35,共2页杜宇 黄架鑫(绘制) 
桃子、梅子、野葡萄、猕猴桃、山核桃……这些都是古蜀人重要的“零食”。此外,他们还会采摘野生豌豆、豇(jiāng)豆、薏(yì)苡(yǐ)等食用。古蜀人的“食谱”里有什么和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几千年前的古蜀文明时期,成...
关键词:山核桃 种植作物 猕猴桃 古蜀文明 成都平原 气候适宜 食谱 采摘 
《探秘古蜀国:儿童历史文化百科绘本》 铸铜②
《格言(校园版)》2024年第26期32-33,共2页杜宇 黄架鑫(绘制) 
古蜀人制陶技术的发展对青铜器的铸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古蜀人在制作青铜器之前,要先用陶器做模具,这种模具被称为“陶范”。陶范是纯手工制作的,用一次后就要敲碎,这样才能取出烧造定型的青铜器。因此,古代极少有两件完全...
关键词:陶范 古蜀人 制陶技术 青铜器 古蜀国 纯手工制作 
古蜀人的房子②
《格言(校园版)》2024年第22期34-35,共2页杜宇 黄架鑫(绘制) 
根据学者考证,古蜀人的房屋大都是二三十平方米的“小户型”,这些当然是普通老百姓的住宅。也有一些上百平方米的“豪宅”,它们也许是王公贵族的私人宅第,也许是承担着重要功能的公共空间,比如议事厅、宗庙等。
关键词:小户型 公共空间 宗庙 老百姓 
铸铜①
《格言(校园版)》2024年第23期32-33,共2页杜宇 黄架鑫(绘制)  
铸造青铜器是古蜀人的拿手绝活儿。他们将采集来的含铜矿石进行冶炼加工,最后制作出各式各样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中有一些是兵器或其他实用器具,但大部分的青铜器是与祭祀有关的礼器。
关键词:古蜀人 青铜器 礼器 冶炼加工 
古蜀人的房子①
《格言(校园版)》2024年第19期34-35,共2页杜宇 黄架鑫(绘制) 
古蜀人喜欢在临水的高地定居,这样一来方便生活用水,二来又可以尽量避免洪水冲毁房屋。古蜀人的房屋长什么样呢?古蜀人可是盖房子的能手,他们修建的房屋有圆形的、正方形的和长方形的,其中正方形和长方形是最受欢迎的两款“房型”。古...
关键词:防潮性能 干栏式 因地制宜 生活用水 长方形 正方形 房子 房屋 
冶金
《格言(校园版)》2024年第20期32-33,共2页
古蜀国及其周边地区分布着很多金矿。古蜀人很早就掌握了冶金和制作金器的技术。他们喜欢将金块捶打成薄薄的金箔,有时还在金箔上錾刻出各种纹饰。这些造型各异的金箔饰品很可能是其他器物上的装饰品。
关键词:錾刻 古蜀人 古蜀国 金器 金箔 装饰品 冶金 周边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