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解释学

作品数:37被引量:26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魏东刘艳红黎宏陈坤刘宪权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都学坛》《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法学研究》《环球法律评论》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特色刑法解释学话语体系的建构被引量:1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129-135,共7页黎宏 
清华大学文科自主科研项目“中国特色刑法教义学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023THZWJC22)。
建构中国特色刑法解释学话语体系,就是用人民群众所熟悉的语言、概念、理论、思维方式解释中国刑法,讲好中国刑法故事,既能让老百姓从相关刑法解释中了解自己的行为性质、预测自己的行为后果,也为司法工作人员妥当地处理现实案件提供指...
关键词:中国特色 刑法解释学 话语体系 传统法制文化 建构 
以刑法解释学为视角对高空抛物罪的分析与思考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3年第18期59-61,共3页张菊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高空抛物的事件屡见不鲜,成为“悬在上空的痛”,这对公共安全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一定的威胁。针对这类高空抛物行为的司法实践中,存在定高空抛物罪时对该罪的构成要件说明模糊,与其...
关键词:高空抛物罪 情节严重 相关罪名 
刑法解释学的功能主义范式与学科定位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1期69-70,共2页魏东 
21世纪初以来,中国刑法解释学研究出现了难能可贵的三个维度学术之争:刑法的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之争(解释限度之争)、主观解释与客观解释之争(解释立场之争)、传统刑法解释论与功能主义刑法解释论之争(解释范式之争)。
关键词:客观解释 主观解释 实质解释 刑法解释论 刑法解释学 学科定位 学术之争 解释限度 
刑法解释学的功能主义范式与学科定位被引量:12
《现代法学》2021年第5期3-23,共21页魏东 
四川大学法学院“双一流”建设一流学术成果培育项目资助课题“刑法解释学研究的创新发展方向”(sculaw20210101)。
当代中国刑法解释学必须尽快实现由原初的功能主义转向结果与方法并重整全论的功能主义的范式转型,以结果与方法并重整全论、刑法解释方法确证功能体系化、刑法解释结论有效性整体主义、司法公正相对主义为重要创新维度,真正构建起具有...
关键词:刑法解释学 功能主义 司法公正相对主义 整全论 同质互补关系论 
刑法教义学的源流、体系与功能被引量: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58-169,共12页张勇 
自1979年刑法典颁布至今,我国刑法教义学方兴未艾,作为一种刑法方法论逐步发展成熟,并运用于犯罪论体系、刑法解释、刑法适用等问题研究领域。由于刑法教义学处于发展阶段,尚未获得学界广泛认可,学界对其基本概念和立场、理论地位和实...
关键词:刑法教义学 刑法解释学 刑事政策学 刑法方法论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法解释学论述——以高空抛物为分析对象
《视界观》2021年第8期0381-0382,共2页况优优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将高空抛物纳入刑法规制范围,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通过解释和分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危及公共安全”、“危险方法”与“其他危险...
关键词:高空抛物 危害公共安全 危险方法 其他危险方法 
对刑法修正案调整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商榷被引量:36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年第1期12-19,共8页刘宪权 石雄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时代的社会治理与刑法体系的理论创新”(项目编号:20&ZD19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已满12周岁未满14周岁的人对故意杀人与严重的故意伤害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关于调整最低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的争议焦点始终停留在问题表面,很难形成统一定论。设置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本质...
关键词:刑事责任年龄 责任能力 刑事政策 刑法解释学 立法技巧 
再论机能的刑法解释方法论
《法律方法》2019年第3期81-99,共19页 吕小红(译) 
国家留学基金委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项目编号:201808310073)的研究成果
一、前言本文尝试以机能主义的基本立场,分析现阶段日本刑法学解释方法论。关于笔者所思考的机能主义刑法解释论和刑法解释学方法,在已公开的书籍^(①)和论文^(②)中已进行详细论述,本次又给了重新思考该问题的机会,再次对此进行讨论。^...
关键词:刑法解释学 机能主义 刑法解释论 刑法解释方法 方法论 日本刑法学 重新思考 
中国刑法教义学化过程中的五大误区被引量:24
《环球法律评论》2018年第3期58-81,共24页刘艳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7ZDA13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5YJA820015);2018年东南大学中央基本业务经费资助项目(2242018S10002)的研究成果
晚近以来,中国刑法在去政治化之后一直在教义学化的道路上发展。然而,在我国刑法教义学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五大误区。在未对"刑法教义学"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即已纷纷展开了具体的刑法教义学的研究,导致根源性问题先天不足;在未对刑法教义...
关键词:刑法教义学 刑法解释学 法条主义 刑法规范 
刑法解释学基石范畴的法理阐释——关于“刑法解释”的若干重要命题被引量:13
《法治现代化研究》2018年第3期111-134,共24页魏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课题"刑法解释原理与实证问题研究"(12AFX009)的阶段性成果
刑法解释作为刑法解释学的基石范畴,是指对刑法规定含义的理解、阐明和具体适用。刑法解释具有作为法律解释的基本特性,包括司法适用性与司法甄别性、双向性与主体间性、两面性与主客观性、合法性与正当性、方法性与目的性等。刑法解释...
关键词:刑法解释 司法适用性 刑法解释教义学 经典四分法 新三分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