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客观主义

作品数:35被引量:20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周光权郭泽强冀洋李永升聂立泽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江西警察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刑法行为人主义的辨析及其价值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4期211-211,共1页郭泽强 
刑法主观主义通常对应刑法行为人主义,刑法客观主义对应刑法行为主义,二者的争论在西方刑法学说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我国大多数学者会选择行为主义的立场,对行为人主义存在明显忽视,刑法行为人主义也曾成为众矢之的。但是,行为人主义...
关键词:刑法学研究 刑法行为 刑法客观主义 刑法主观主义 理论与实践价值 行为主义 行为人 借鉴之处 
论预备犯的处罚范围与规则
《时代人物》2023年第10期114-116,共3页赖思怡 
犯罪预备是故意犯罪过程中的未完成形态之一,其重要性与犯罪未遂并驾齐驱。然预备犯的确定在我国刑法条文中由来已久,立法者为维持法的稳定性对现行刑法仍一律照搬旧刑法之规定,对其处罚范围采取普遍处罚原则。但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
关键词:预备犯 处罚范围 刑法客观主义 限缩 
刑事司法改革需秉持刑法客观主义被引量:3
《人民检察》2022年第18期31-31,共1页周光权 
近年来,我国刑事司法领域推行了大量改革措施,比如纠正了一些冤假错案,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等,改革成绩有目共睹。但也要看到,一方面,司法人员处理案件时正确的刑法方法论并未彻底形成,遇到疑难案件时...
关键词:处理案件 疑难案件 刑事司法政策 冤假错案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刑法客观主义 刑事司法改革 司法机制 
刑法客观主义立场上扒窃构成要件的法教义学理解
《西部学刊》2021年第6期61-64,共4页张曦 
对扒窃构成要件的解释应当以刑法客观主义为根本立场,充分挖掘扒窃行为的法益侵害内涵,由此限缩行为人刑法的解释空间。扒窃入罪以“发生在公共场所”与“盗窃他人贴身财物”为必要。前者造成了社会公共安全感的降低以及社会防卫成本的...
关键词:刑法客观主义 扒窃 公共场所 随身携带 被害人教义学 
德日未遂犯处罚范围的比较分析
《时代人物》2021年第3期117-117,共1页贾薇 
世界各国对于未遂犯处罚范围都采用了不同的立法模式,立法内容上也存在差异。本文主要就德国和日本的未遂犯处罚范围进行阐述,以侵害个人法益的犯罪为视角来对比分析德国与日本对未遂犯处罚范围的异同,明确可罚的未遂犯与绝对不可罚的...
关键词:未遂犯 处罚范围 可罚性 刑法客观主义 
跟车尾随过杆偷逃车辆通行费的性质被引量:1
《人民司法》2020年第32期29-32,共4页周维平 廖清顺 
【裁判要旨】对行为人在收费公路出口人工通道处,多次采取跟车尾随过杆方式偷逃车辆通行费行为的性质认定,应坚持刑法客观主义立场,基于从客观到主观的分析进路,从现场通道的具体设置、收费人员的当场反应、行为人的逃费方式及逃费过程...
关键词:主观故意 罪刑法定原则 车辆通行费 收费人员 刑法客观主义 收费公路 过杆 裁判要旨 
骗租机动车后质押借款类案件的司法认定——基于刑法客观主义立场的考察被引量:1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67-77,共11页牟华 
成立诈骗罪一定有非法占有目的;而有非法占有目的,欺诈行为不一定是诈骗。如果这一逻辑推理出现漏洞,可能会导致定性的偏差,或者处罚范围的扩大。不具有排除意思、不值得科处刑罚的骗用行为,不应入罪。该类案件的认定之所以出现罪刑难...
关键词:租赁汽车 质押借款 非法占有 诈骗 
刑法客观主义与非法证据排除思考研究
《法制博览》2019年第24期186-187,共2页刘乃嘉 
本文主要简单的介绍了刑法客观主义的相关内容,通过对刑法主观主义的负面作用进行分析,来探讨基于刑法客观主义排除非法证据的有效措施,以避免出现非法证据,保障证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制定完善的刑法诉讼制度,充分发挥刑法客观主义理论...
关键词:刑法 客观主义 非法证据 排除 思考 
面向司法改革的刑法学发展被引量:3
《师大法学》2019年第1期169-186,共18页周光权 
随着当前中国司法改革的逐步推进,《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及《人民陪审员法》对陪审员制度的改革等一系列举措表明,目前的司法改革正朝着案件处理更迅捷、给予被告人更多优待以及让民众更多参与的方向发展,从而为传统...
关键词:司法改革 认罪认罚从宽 陪审员法 刑法客观主义 
我国未遂犯处罚范围的立法困境与应然选择——以比较法为视角被引量:3
《北方法学》2019年第1期72-87,共16页李永升 安军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刑罚退出机制的价值确立与实践运行"(17XFX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刑法》第23条第2款所规定的未遂犯处罚范围过于宽泛,既未明确列举何种未遂犯具有可罚性,也未提供未遂犯应予处罚的评价标准,这导致司法实践对未遂犯的处罚较为混乱,并且该问题在我国学界也未引起重视。解决未遂犯处罚范围过于宽泛的问...
关键词:未遂犯 处罚范围 立法模式 刑法客观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