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位

作品数:389被引量:6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啸朱铁志谭秋成高福顺张勤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乌纱帽”的由来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4年第10期13-13,共1页
“乌纱帽”原指古代官员戴的帽子,如今,“乌纱帽”已成为“官位”的代名词。那么,“乌纱帽”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关键词:帽子 官位 代名词 
人至官位要缚心
《今日浙江》2024年第13期62-62,共1页完备 
北宋苏辙曾讲,"心不可乱,则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意思是心思端正才能心境平和、头脑清醒,有利之事来临就必然能意识到,有害之事临头也必然能觉察到.苏辙以此规劝为政者要约束内心、管住欲望."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为政者...
关键词:头脑清醒 为政者 苏辙 悬崖边 
从职位到官位:以魏晋南北朝的中正为例
《文史哲》2023年第5期106-121,167,共17页刘啸 
魏晋南北朝存在两种中正,一种是朝廷任命的州郡中正,一种是北朝州郡辟除的中正。魏晋南朝时期朝廷任命的中正始终是一种职位,可以讨论是否设置与废除。由于这种中正没有任期,也没有考课,所以他们举人必然朝着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向...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 职位 官位 
两拒官位的院士
《做人与处世》2023年第18期33-33,共1页唐宝民 
杜祥琬院士是应用核物理、强激光技术和能源战略专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把全部身心都扑在了科学研究上,为了科研事业,还两度拒绝当官。1975年,杜祥琬37岁,这是他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从事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的第11个年头,领导准备让他...
关键词:科研事业 能源战略 理论研究工作 副所长 理论研究所 杜祥琬 院士 科学研究 
职事·加官·官位:汉代“侍中”制度化进程新论被引量:2
《国学学刊》2023年第3期72-81,140,共11页李柏杨 
汉代“侍中”经历了一个不断制度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层累形成的历史文献中,留下了后人书写与建构的痕迹,在细节上尚有一些不清晰之处,仍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汉初的“侍中”作为职事,制度化程度较低。随着皇帝侧近官僚组织的演进,“侍...
关键词:侍中 加官 制度化 汉代 
家系与官位: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公家等级制度的基本维度及其变迁
《史学月刊》2023年第6期95-103,共9页田玉鹏 戴宇 
作为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家群体深度参与了政治变迁进程。律令制时代的官位制度确立了公家群体的身份秩序,这种官位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官位相当制。通过对位阶、官职的规定,对古代日本前国家时代的豪族进行重组,逐渐形...
关键词:日本 家系 公家 律令制 官位制度 等级制度 
炒房炒进牢房的警示
《清风》2023年第4期24-25,共2页范富文 
在众多炒房者中,竟然还有省级高官。他,就是江苏省委原副书记张敬华。俗语云:“人敬有的,狗咬丑的。”人一旦有了官位、地位,就有人“捧场”,可能会遭人“围猎”,就看你能否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吃了“定风丹”,狂风吹不倒,始终保持...
关键词:炒房者 《西游记》 孙悟空 官位 
人至官位要缚心
《政工学刊》2022年第12期84-85,共2页华金良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少数年轻干部“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走入歧途”,刚成为单位骨干或走上领导岗位就陷入贪腐,出现“早节不保”现象,令人扼腕叹息。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老话:“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
关键词:党的十八大以来 压倒性胜利 反腐败斗争 年轻干部 官位 领导岗位 
为官择人:北宋前期台谏官位的功能变化对台谏官选任制度的影响
《唐宋历史评论》2022年第1期89-115,共27页杨光 
北宋前期,台谏官位在政治体制中的功能嬗变,对台谏官选任制度的形态变化发挥着基础性影响。真宗天禧元年之前,御史台长贰为朝中重要职位,三院御史主要被用来奖励政绩突出的官员,谏官官位则作为文学之士的本官存在。这种差异带来三者在...
关键词:监察制度 人事制度 宋代 制度结构 制度变迁 
说说做官
《党员生活(湖北)》2022年第8期47-47,共1页卓泽渊 
现在人们用的“做官”一词源自更早的“作官”,直至当下也被混用,二者之间并无太大区别,似乎“做”更具动态属性,而“作”相对抽象些罢了。做官的人所掌权力及于的范围越大、层级越高,就权力越大、官位越高。
关键词:动态属性 做官 权力 官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