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审判模式

作品数:34被引量:3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蔡道通马荣春孙瑞谷国文徐静村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刑事法杂志》《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法律适用》《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简谈我国建立抗辩式刑事审判的必要性
《营销界(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8期420-420,422,共2页郭佳 
抗辩式刑事审判模式具有控审分离、审判中立、控辩平等对抗的特点。该审判模式能够保证司法公正,提高诉讼效率,保障人权。根据我国现状,无论是在刑事司法理念、司法人员的配置及综合素质提升上,还是在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上,都能满足抗...
关键词:刑事审判模式 当事人主义 
论庭审实质化构建——基于从案卷中心主义到庭审中心主义转变的分析
《特区法坛》2018年第9期43-45,共3页刘大海 
长期以来刑事庭审存在的仪式化、形式化倾向有其历史及制度上的原因,而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案卷中心主义的理念。《刑事诉讼法》虽几经修改,但没有真正解决裁判以案卷为中心的问题,导致庭审虚化现象长期存在。这种现象动摇了审判的正当...
关键词:庭审中心主义 案卷 刑事审判模式 司法公信力 《刑事诉讼法》 信息技术手段 审判中心主义 形式化倾向 
刑事审判模式下的庭前会议功能定位
《政府法制》2017年第20期11-11,共1页
我国庭前会议的功能定位应当回归到刑诉法的立法初衷,以解决程序性争议为首要目标,不宜过度扩张,以防止庭前会议承受“不可承受之重”。
关键词:刑事审判模式 功能 程序性争议 过度扩张 刑诉法 立法 
刑事庭审实质化需要推动审判模式转变
《民主与法制》2017年第5期23-23,共1页熊秋红 
庭审实质化是刑事审判活动的应然要求,但庭审虚化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将审判方式从审问式转为控辩式,为摆脱庭审虚化现象、推进庭审实质化奠定了基础。为了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
关键词:刑事审判活动 刑事庭审 模式转变 刑事司法实践 刑事审判模式 虚化现象 决定性作用 审判方式 
能动司法语境下的刑事审判模式被引量:4
《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12期92-99,114,共9页马荣春 蔡道通 
刑事审判模式在根本上属于刑事司法问题,故能动司法必然牵扯刑事审判模式。从能动司法的内涵和特征出发,体现能动司法的刑事审判模式应是回应型刑事审判模式。回应型刑事审判模式包含着回应什么和如何回应即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它包含...
关键词:能动司法 刑事审判模式 回应型 适应性 恢复性 
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生成路径——以国家赔偿案件为样本被引量:1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4年第1期1-7,共7页吴秉衡 
中国司法改革的呼声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步履艰难,但并没有停歇;改革路径的选择争议不断,各种思想和观点碰撞都属于正常现象,毕竟这场改革涉及面十分广泛,但归根结底,朝着法治的方向前进是大势所趋。本刊从众多来稿中挑选出十几...
关键词:司法改革 法院公信力 国家赔偿 传媒审判 民意 能动司法 刑事审判模式 刑事庭前会议 
能动司法语境下的刑事审判模式被引量:1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4年第1期23-29,共7页马荣春 蔡道通 
一、刑事审判模式的概念 模式一词的指涉范围甚广,它标志了事物之间隐藏的规律关系,故模式有不同的领域,如建筑领域有建筑模式,而软件设计领域也有设计模式。当一个领域逐渐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很多模式。
关键词:刑事审判模式 能动司法 语境 建筑模式 建筑领域 设计模式 设计领域 多模式 
证明过程的成本分析——以当事人主义刑事审判模式为对象被引量:3
《证据科学》2011年第4期415-424,共10页王海军 
刑事审判证明过程分为证据采集、证据审查和证据认定三个阶段。证据采集是发现事实,产生生产成本;证据审查是沟通事实,产生交易成本;证据认定是确认事实,产生行为成本。证据制度的目标是准确、公正和效率,路径是实现成本平衡且最小化。...
关键词:当事人主义 刑事审判 证明 成本 
直接言辞原则与案卷中心主义——对现行刑事审判模式的理性思考被引量:6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59-63,共5页刘建华 任运通 
"直接言辞原则"作为现代刑事诉讼的重要程序准则在我国得到形式上的应用,但在现实中却与围绕和依靠案卷笔录审理的"案卷中心主义"发生非正式抵触。本文从对"直接言辞原则"和"案卷中心主义"主导的两种审判模式运行的分析入手,深刻挖掘后...
关键词:直接言辞 案卷中心 刑事审判 
从西方回到中国:反思中国刑事审判模式理论研究被引量:1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3期72-78,共7页兰荣杰 
既有的刑事审判模式理论,比如当事人主义/职权主义、传统型/现代型、宪政型/集权型、对抗型/合作型等,一是存在西方中心主义的嫌疑,二是缺乏对中国实践的切实关照,以致既不能有效解释中国司法的制度与操作,也很难提出有价值的指引。因此...
关键词:刑事审判模式 当事入主义/职权主义 传统型/现代型 宪政型/集权型 对抗型/合作型 西方中心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