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

作品数:145被引量:923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新叶桂勇徐选国郭风英邓京力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家-社会-个体”决策结构下的生育基本国策治理转型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2期158-158,共1页秦小建 
人口政策集中展现了国家主导的转型逻辑。相较于传统的“国家-个体”结构,生育基本国策依然强调国家主导计划生育的制定和实施,但应当从国家决策一切转向适应社会发展的国家主导。从“国家-个体”单向关系向“国家-社会-个体”决策结构...
关键词:人口治理 基本国策 决策结构 治理转型 计划生育 结构框架 个体自主 结构性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类型与治理结构——基于国家-社会的分析视角被引量:1
《社会科学研究》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陈国权 原桂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土地经营中地方主政官员高廉政风险及其形成机理研究”(20CZZ032)。
中国共产党现有500多万个党组织,整体上中国共产党处于国家与社会之上的领导地位,但具体的党组织又内嵌于国家和社会之中。因嵌入领域不同,党组织按属性可分为国家性质党组织和社会性质党组织。党借助国家性质党组织领导国家体系、借助...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国家 社会 党组织类型 党的治理结构 
老龄文明的现代化意涵及其治理价值
《治理研究》2024年第6期57-71,158,159,共17页朱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重度老龄化社会的新格局与新应对研究”(编号:22JJD840009)。
从现代化进程中探讨与明晰老龄文明的概念内涵,具有层次递进且内容升华的双重结构。一是在现代化话语体系中发现并重新界定老龄文明,平衡现代化研究中长期以来的年轻化特征;二是以老龄文明超越单一的西方现代化思想,使学界对中华文明与...
关键词:老龄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社会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国家-社会”关系的视角
《现代经济探讨》2024年第12期8-15,共8页刘海军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研究”(编号:23ZXZA005)。
新质生产力理论与实践不断推陈出新,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意蕴。从“国家-社会”关系角度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全社会生产力提升和生产关系优化,通过扩大就业、提高收入等举措来增进人民福祉,为实现人的...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国家-社会 
新型政治共同体的塑造——马克思对“国家-社会”二元分立的扬弃及当代启示
《开放时代》2024年第5期13-28,共16页杨增岽 张浩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研究”(项目号:23&ZD007)研究成果。
国家与社会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问题,若以某位思想家为中介考察西方“国家-社会”关系史,首推马克思。西方“国家-社会”二元分立的政治传统成型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该现象未见于中国政治传统和历史。...
关键词:马克思 “国家-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 新型政治共同体 
以党建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建设的历史考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34-144,共11页聂平平 万苏春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研究”(编号:23&ZD029);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专项“中华苏维埃时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原创性经验及价值研究”(编号:23ZXRC05)。
以党建国,是不能忽视的历史存在,也是政治现代化的一种模式。“国家-社会”分析框架限制了研究者对政党主体作用的想象力,无法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合理的理论解释。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失序、社会崩塌的双弱格局中应运而生。作为新生政治...
关键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政党-国家-社会 政党中心主义 以党建国 
国家治理的信息理论:信息政治学的理论视角
《新华文摘》2024年第9期7-12,共6页孟天广 郑思尧 
作为国家治理的必备要素和基础机制,信息在不同传统的国家理论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与信息经济学和信息社会学等学科相比,政治学近年来对信息的关注虽然与日俱增,但在系统性理论构建上则相对滞后。从元治理层面来看,现代国家通常同时...
关键词:信息社会学 信息经济学 政治学 必备要素 理论视角 治理层面 国家-社会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士绅传统——基于“国家-社会”互构的视角被引量:3
《兰州学刊》2024年第3期97-112,共16页王雄刚 
中央社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课题“西部地区新乡贤融入基层统战工作研究”(项目编号:ZK20230228);甘肃社会主义学院2023年专项课题(创新工程科研支撑项目)“发展新乡贤基层协商民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SSYZB202306)。
“士绅传统”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由来已久,士绅群体一直被认为是传统社会颇具活动能量的特殊阶层,是名副其实的地方权威,是社会的“中间阶层”,构成中国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一维。纵观士绅的形成和发展,特定时期的确存在“土豪劣绅”现象...
关键词:士绅传统 基层社会治理 “国家—社会”互构 中间阶层 
“国家-社会”视角下基层治理的行为选择与调适——基于基层政府行为逻辑的考察被引量:1
《宁夏党校学报》2023年第4期114-119,共6页许波荣 
中共无锡市委党校课题“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新乡贤融入乡村治理研究”(XL2204)阶段性成果。
基层政府是联系国家体制和基层社会交互作用的真正“接点”,它能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在保持适度张力的同时相互合作形成治理合力,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一项解释性研究,从基层政府的行为逻辑中分...
关键词:基层政府 行为逻辑 复合创新 治理模式 
村治研究中的本土化概念生产:问题与反思被引量:1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3年第4期129-141,共13页樊凡 陈毅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发展理念下陕西省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的主要矛盾研究》(2021A005);国家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学分析研究”(2022BZZ096);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模式、运行逻辑与优化路径:基于上海大都市的实证研究”(2020BDS002)。
概念生产是村治研究本土化的基本前提和主要途径,概念生产的环节出了问题,势必会连累与其有关的概念、理论和学说。文章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立场,通过...
关键词:村治研究 本土化概念生产 国家-社会 地方性-国家性 去公共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