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市民社会

作品数:74被引量:29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周锦雯方堃马勇齐鹏邹玉政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阵地战”的话语:葛兰西领导权理论的再展开
《外国文学评论》2024年第3期5-23,共19页陈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狱中札记》新选译注及葛兰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研究”(21BZW002)的阶段性成果。
葛兰西提出的“阵地战”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在政治话语中使用军事隐喻的传统及其隐含的深刻的历史-逻辑,并提供了一种新的、反军事主义的军事化政治话语。其理论创新在于,通过“市民社会”与“领导权”的联结,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权力结...
关键词:葛兰西 阵地战 领导权 国家与市民社会 话语 
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扬弃及超越——以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研究中心
《哲学进展》2024年第3期525-529,共5页代佳欣 
本文首先探究黑格尔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总体观点即其中的基本思想和内在逻辑;进而分析在此一时期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等作品中所阐明的主谓颠倒方法,及其对此时马克思思想的影响;最后阐明马克思借助费尔巴哈方法这一中间环节,...
关键词:马克思 黑格尔 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超越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立——黑格尔与马克思两种政治哲学方案比较被引量:3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65-173,共9页袁立国 
吉林省社科基金博士扶持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视域下美好生活观研究”(2022C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哲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2022CXTD13)。
如何超越现代性政治中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立,是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共同探讨的主题。黑格尔以警察、同业公会、等级议会作为“中介”调和二者,但这样只是把市民社会的结构性矛盾转移到国家内部,形成国家对市民社会的管制,其本质上是“...
关键词:市民社会 政治国家 无产阶级 国家治理 
经济人何以不能上升为政治人——马克思去身份化的社会构想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3年第1期34-35,共2页吴振华 
黑格尔为人所公认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是:确认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马克思曾认可这一判断。而黑格尔为了克服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实现二者的沟通,首先阐明了中介的必要性:如果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存在一个中介,则个体既可作为市民在...
关键词:国家与市民社会 个人利益 黑格尔 共同体 去身份化 社会构想 必要性 中介 
马克思对现代政治共同体的构想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8期29-30,共2页减峰宇 
1843年7-8月,马克思在克罗伊茨纳赫研读24部历史学和政治学文献并进行摘录与解读,在35个笔记本中完成了五册《克罗伊茨纳赫笔记》。这些笔记写于他在《莱茵报》时期“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之后,聚焦理性国家观和现实政...
关键词:法国大革命史 政治共同体 物质利益 批判分析 历史本体 国家与市民社会 笔记本 
论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例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第2期25-28,共4页白童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写作目的是基于马克思秉持的理性主义国家观与实存的现实间的矛盾。马克思在受到费尔巴哈的主谓颠倒法的影响下,以思辨性为出发点批判了黑格尔国家观,用存在代替观念,最终确立现实的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的发展动...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政治国家 市民社会 
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系谱——以战后日本为例
《唯实》2022年第3期33-35,共3页丁瑞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日本社会派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8BZX03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战后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7XC001)的阶段性成果。
战后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对市民社会理论课题进行了重要探索,从资本主义发展和日本自身特殊性出发,提出了诸多特色鲜明的市民社会理论。战后日本社会发生了显著变化,此时,一批日本学者开始深刻反思资本主义发展问题,思考国家与市民...
关键词:市民社会理论 战后日本 自身特殊性 本土化研究 国家与市民社会 私人所有 原初语境 学科领域 
社会学视角下法治文化探索——评《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
《科技管理研究》2021年第16期I0008-I0008,共1页朱艳 
历史的变迁与演进既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汇集着各方力量的同时也推动着社会机能的整合与重构,其中法治文化是实现各机能动态平衡、脉脉相通的重要根基。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法治的推进必然...
关键词:法治文化 法治现代化 法治理念 社会进步的动力 人类文明演进 社会焦点 社会学视角 国家与市民社会 
责任政府:基于四维命题的重新审视被引量:3
《贵州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10-17,共8页卜广庆 韩璞庚 
责任政府既是一种民主理念,也是一种对公共行政进行民主控制的制度安排。从西方近代社会切入,便会发现:责任政府不仅是一个基于历史境遇变迁而诱生的时代命题,更是一个悠关权力与自由关系重思的命题;不仅是一个关乎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
关键词:责任政府 权力与自由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 政府与人民 
民法典体系构建中的行政法因素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6期71-72,共2页李永军 
民法典与行政法具有天然的关系,故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一、民法典体系构建中的行政法因素在包括我国民法典在内的各国民法典的体系构建中,最基本的方法是通过内在与外在体系的“二维构造”来完成...
关键词:民法典体系 行政法 国家与市民社会 体系构建 外在体系 内在体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