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本体

作品数:187被引量:32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吕佳翼栾天于伟杨耕杨光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再“孟”想,接着戴震讲——我的当代新荀学哲学典范
《管子学刊》2025年第1期93-106,共14页刘又铭 
2001年起,我从孟学转向荀学,逐步建构了一个“当代新荀学”的哲学典范,要旨如下:(1)荀子哲学在后代迂回曲折地发展,形成一个多半为隐性状态甚至“孟皮荀骨”的传统,我的当代新荀学便是接着这个传统,接着戴震讲。(2)荀学派哲学是自然气...
关键词:当代新儒家 当代新荀学 “两重视角” 情本体 历史本体 生活世界本体 
国外文明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探赜
《学术前沿》2025年第3期92-100,共9页李艳艳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ZD006。
尽管国外关于文明理论研究的流派众多,但在人类追求进步的价值指引下,历史本体论视域下的文明理论研究始终关注四个重大问题。一是文明进程的起点,二是文明存在的根据,三是文明进步的目标,四是文明之间的关系。在人类文明何去何从的十...
关键词:历史本体论 文明 问题意识 人类文明新形态 
论点摘编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5年第1期155-155,共1页尤学工 刘明慧 何哲 樊春良 
中国史学话语权与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国史学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史,形成了丰厚的史学遗产和优良的史学传统,也造就了富有中国文化和史学特色的话语体系。当前中国史学话语权面临着诸多挑战。要应对这些严峻的挑战,就要建构中国自主...
关键词:历史本体论 史学话语权 史学遗产 中外文化交流 史学传统 论点摘编 史学特色 兼容并蓄 
重建人类世的童年图景——童年本体论的构建及其教育启示
《学前教育研究》2025年第1期42-56,共15页王志斌 于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循证决策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政策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3YJC880096)。
童年的自然图景和社会图景由于缺少对数智时代技术变革和数字资本增殖逻辑的深入讨论而失去了对人类世童年图景的解释力。人类世中,童年面临着天性技术化这一底层现实带来的后人类挑战,儿童面临着象征的贫困、感性的灾难和主体性失效,工...
关键词:人类世 童年 儿童 童年本体论 人类学历史本体 
从历史观到历史本体论的转向——阶级理论的整体史反思
《学术月刊》2025年第1期191-201,共11页张佩国 
以往关于阶级的看法,大致是将其分别界定在几个层面——作为生产关系的阶级剥削关系、作为政治形态的阶级统治和阶级斗争、作为政治文化的阶级意识、作为社会不平等的阶级分层。新社会史阶级文化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工厂民族志研究...
关键词:阶级理论 唯物史观 整体史 
中国史学话语权与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42-148,205,206,共9页尤学工 刘明慧 
国家社科基金2023年度重大项目“百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3&ZD242);国家社科基金2018年度重大委托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历史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8VXK006)的阶段性成果。
近代中国史学的自主意识是随着西方史学涌入中国的刺激而逐步觉醒的,中国史学对话语权的追求也日趋强烈。当前中国史学话语权面临着唯物史观主导地位削弱、国际史学话语权不足、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传统历史观念的冲击、社会历史教育乱象...
关键词:唯物史观 史学话语权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历史本体 
历史本体论与政治的弹性:政治作用的历史政治学研究被引量:2
《社会科学》2024年第10期127-146,共20页杨光斌 
中国人关于政治作用的认识,主要是相对于经济而言的,耳熟能详的说法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具有反作用,但是中国共产党根据自己的历史经验,又提出不同于“反作用”意义的“乃至决定性作用”命题。这表明,中国人已经突破了传...
关键词:历史政治学 因变量政治 自变量政治 政治弹性 组织化悖论 
寸心无以因,愿附归飞翼——基于“情本体”论分析小剧场锡剧《红豆》
《新世纪剧坛》2024年第4期18-23,共6页欧阳梦霞 
在现代中国哲学领域,诸如冯友兰的“境界说”、牟宗三的“圆善论”以及历史本体论等思想都追求将哲学与人生情感紧密关联。李泽厚的“情本体”论也在此背景下基于哲学范畴对生命情感的深入研究。李泽厚的“情本体”理论将情感视为文化...
关键词:情本体 李泽厚 牟宗三 冯友兰 圆善论 情感信仰 传统理性 历史本体论 
李泽厚历史本体论与当代草书艺术失语
《艺术探索》2024年第3期64-69,共6页吕金光 罗艳清 
草书是最能表达内心精神的书法形式。草书的创作是对于意境的追求过程,有高度的草书作品应当是概括自然、书写自然的,是对生命的表现。草书艺术的崇高境界是在社会与心理共同的影响下形成的。李泽厚所提出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为当代草书...
关键词:史学 社会本体论 心理本体论 当代草书 
从历史哲学来理解“巫史传统”被引量:2
《开放时代》2024年第3期36-40,共5页吴飞 
李泽厚先生的巫史传统说,我早有了解,但真正研读和思考,还是在李先生去世之后。我比较集中地阅读了他的很多著作,并与我多年来的读书和研究相印证,越来越认同他的说法。甚至可以说,在现代中国哲学的建构中,我最认同的就是李泽厚先生。...
关键词:巫史传统 历史本体论 后期作品 李泽厚先生 情本体 高度认同 读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