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

作品数:1870被引量:6271H指数:3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杭生陈旭峰史博公张雪卿王宁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学社会学视角下“乡”的伦理书写与美学嬗变
《云南社会科学》2025年第3期144-155,共12页孙立武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世纪以来的现实主义文体新变研究”(项目号:HB24ZW013);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现实主义文体观念的界定与演变研究”(项目号:QN2025653)的阶段性成果。
“乡”是中国文学叙事中饱含着复杂情感内涵的意象之一,同时还是一个切中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关键词。从“进城”到“返乡”,乡民和市民身份的切换构建起了流动中国的总体风貌;从“城乡结合部”到“城乡共同体”,混杂的城...
关键词:文学社会学 社会学想象力 城乡书写 乡村书写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组织发展的困境审视与纾困之策——基于组织社会学视角的分析被引量:1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5年第2期132-137,共6页杨秋月 李小凤 
2023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项目“产教融合服务组织嵌入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EJA230464)。
产教融合组织是保障产教融合在推进和深化过程中的必然诉求,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从组织社会学视角审视,可一窥产教融合组织在组织间的市场关系阶段会由于“有限理性”“小数现象”“信息不对...
关键词: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组织 组织社会学 科层关系 市场关系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与突围:文化社会学视角
《江苏高教》2025年第4期25-32,共8页严孟帅 唐开福 
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江苏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支持体系研究”(24JYC010)。
从“李约瑟难题”到“钱学森之问”,其实质是同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培养能实现从0到1范式突破的创新人才。中国传统教育文化中“学以致荣”“学而优则仕”等教育功利性的惯习观念,影响着教育的“求真”维度,导致原创性知识生产缺乏文化...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困境与突围 文化社会学 场域文化 
汉语古诗英译译者角色塑造机制研究——知识社会学视角
《外语教学》2025年第2期93-99,共7页王亚 文军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数据库的汉语古诗英译史研究”(项目编号:22AYY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译者是翻译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在洞悉翻译本质的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有效发挥是关键探究之处,其中,如何把握译者角色对充分认识译者主体性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以知识社会学为指导,构建了汉语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的知识把关者、知识组...
关键词:知识社会学 汉语古诗英译 译者角色 
时空社会学视角下传统文化失落与重塑探析——以甘肃非遗社火文化为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5年第10期67-71,共5页雷玉双 
江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农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农村发展方向为例”(项目编号:YJSJG2020016)。
甘肃非遗社火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但随着社会的转型,社火文化面临着规模不断减小、缺乏经济来源、传承后继乏力等困境,以至于逐渐失落。该研究采用时空社会学的思维理念提出对传统文化进行“...
关键词:甘肃非遗文化 社火文化 时空社会学 时空分离 时空重组 失落重塑 
知识社会学视角的民俗制度研究——以敖包文化为例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31-38,共8页齐金国 
民俗制度作为民间传统,在俗民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自现代社会以来,民俗制度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流传,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制度愈加彰显社会知识的整合与社会建构的发展规律。知识社会学是研究知识...
关键词:敖包 日常生活现实 民俗制度 社会建构 
知识社会学视角下传统农学知识的传播与演变——以耕织图为例的考察
《古今农业》2025年第1期96-103,34,共9页陈婷 
耕织图是农耕文明与王朝政治下的文化产物,兼具了农学知识载体和劝农形式的双重功能。自南宋到清代以来的流传过程中,耕织图的实用知识传播和劝农形式价值之间存在着一种有趣的关联,形成了近似于此消彼长的动态关系。耕织图在“实”与...
关键词:知识社会学 农学知识 耕织图 知识传播 
时间社会学视角下中小学教师“隐形加班”现象探析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5年第8期21-26,共6页凌雪 吴支奎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项目化学习的五育融合机制构建与实践探索”(项目编号:AHSKY2021D38)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隐形加班”现象愈发凸显,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从时间社会学视角加以审视,此现象背后深藏着循环时间加速导致中小学教师工作节奏快、制度时间扩张造成中小学教师私人与工作时间边界模糊、互动时间频繁使得中小...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隐形加班 时间社会学 循环时间 制度时间 互动时间 自我时间 
肿瘤社会学视角下解读肝癌细胞的“生存之道”
《漫科学(新健康)》2025年第3期256-257,共2页梁新 董小锋 
在肿瘤社会学的独特视角下,我们可以深入剖析肝癌细胞如何在复杂的机体内环境中寻求并维持其“生存之道”。恶性肿瘤也是有智慧的小生命肿瘤从小变大、变厉害,还能转移,这个过程就像拥有自己的智慧一样。它长大的时候,为了不让身体里的...
关键词:免疫细胞 生存之道 肿瘤社会学 肝癌细胞 
政治社会学视角下青年“孤独社交”现象与逻辑探究
《区域治理》2025年第5期0196-0198,共3页李秀艳 
近年来,青年“孤独社交”现象逐渐增多,从政治社会学视角出发,运用相关理论,剖析其表现、成因及背后形成逻辑。通过揭示这一独特社交现象的本质,为理解青年在数字时代的社交行为、心理状态及社会影响提供全面视角,进而为促进青年健康社...
关键词:社交媒体 青年 孤独社交 政治社会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