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

作品数:1358被引量:3500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杜靖蒋金玲李月新徐杰舜石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北方文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锦州地区西晋至前燕时期的汉人墓葬
《北方文物》2020年第1期48-58,共11页潘玲 郭丽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项目号:16JJD780006)资助成果。
锦州地区的西晋至前燕时期的汉人墓葬有砖室墓和石室墓两种,其中侧壁外弧的顺长方形单室砖室墓为来自幽州的移民所遗留,带前、后室的砖室墓也来源于中原地区,砖室墓的年代在前燕建国前后;石室墓为来自辽东地区的汉人所遗留,年代在前燕...
关键词:锦州地区 前燕 砖室墓 石室墓 幽州 辽东 
长城以北地区金墓初探被引量:3
《北方文物》2014年第3期34-39,共6页董新林 
在金墓分期和分区的基础上,根据墓碑、墓志等碑铭资料,结合丧葬习俗的不同特点等,可初步将长城以北地区的金墓识别为女真人墓葬、汉人墓葬(包括汉族人和契丹族人墓葬等)和族属待定的墓葬三类。并对女真人丧葬特征和汉人丧葬特点进行了...
关键词:金代 女真人墓 汉人墓 葬俗 长城以北地区 
辽代前期汉人重臣高勋生平发微被引量:4
《北方文物》2011年第1期52-56,共5页周峰 
高勋家族在五代的前三代都延续不衰,其本人由后晋降辽,仕途一帆风顺。高勋参与了萧思温、韩匡嗣、女里、耶律贤等人谋弑穆宗的行动,但是景宗即位之后,该政治联盟也因为政变的成功而分裂成了帝后两党,两党为争夺统治大权而展开了激烈的斗...
关键词:高勋 宫廷政治 辽代 
盛乐、平城地区北魏鲜卑、汉人墓葬比较分析被引量:7
《北方文物》2008年第4期22-29,共8页吴松岩 
北魏是拓跋鲜卑建立的政权,盛乐、平城是其早期建都的地方,在这两个地区遗留下了较多北魏时期墓葬。其中有一些墓葬可通过墓志铭文或其他标有文字的遗物判断出墓主人的族属,本文通过这些墓葬归纳出鲜卑、汉墓的主要特征和区别,进而辨别...
关键词:盛乐 平城 北魏 鲜卑 汉人 比较分析 
华夷、华夏、汉人在东方被引量:3
《北方文物》2001年第4期54-63,共10页董万崙 
本文是《20世纪东方史学的回顾与反思》丛书系列论文之一。作者对过去东方史学进行了回顾与反思,认为学术成就斐然,但尚存在不少问题:忽视了汉人及其先世的地位,却无限夸大秽与貊的地位,对肃镇研究不超越国界,对建州女真研究,...
关键词:先世 汉人 史学家 越国 华夏 民族史 建州女真 东方 反思 丛书 
从考古材料看契丹民族城镇建设的基本特点被引量:1
《北方文物》1990年第2期41-44,共4页刘素侠 
赤峰地区是契丹族的发祥地。解放以来在赤峰地区发现了多处辽代的城址,这些城址从性质上看,有京城、州、县、头下州、奉陵邑等不同类型。本文以赤峰地区目前所发现的几处有代表性的辽代城址为例,试就其规模、结构、布局等,对辽代城镇建...
关键词:契丹民族 赤峰地区 基本特点 城镇建设 辽代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 汉人 城址 不同类型 
辽代中国北方人口的迁移及其社会影响被引量:14
《北方文物》1989年第2期72-80,共9页韩光辉 
辽代是中国北方人口迁移的重要时期。当时的人口迁移,包括北方汉族人口迫于五代战乱的流徙,契丹贵族乘机南下对汉人的俘掠,以及迁移宫卫军户于辽南京与西京地区等。这些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给当时以至后来的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是不...
关键词:契丹人 中国北方 辽史 阿保机 地理志 辽代 少数民族 契丹社会 汉人 汉族人 
辽代梁援墓志补说被引量:2
《北方文物》1988年第3期43-44,共2页胡顺利 
薛景平、冯永谦两位同志在《北方文物》1986年第2期上发表《辽代梁援墓志考》一文(以下简称《考》),对1979年7月间在辽宁省义县大榆树堡乡四道岔子村北山南坡处出土的《大辽国故中书相梁公墓志铭》和《大辽故安定梁中令赵国夫人墓志铭序...
关键词:墓志铭 军节度使 辽史 张氏 辽代 义县 赵国 寿昌 汉人 齐国 
八旗土地制度的形成和奉天省旗地的发展被引量:2
《北方文物》1988年第2期83-91,共9页乌廷玉 
解放以来,对八旗土地制度的研究虽然取得很大成就,但多数是研究畿辅圈地、皇庄及贵族庄园的,还有些重要问题没有解决。如八旗土地制度是怎样形成的?后金“计丁授田”究竟是给什么人分配土地?当时是否只给汉人分田?再如清朝奉天旗地最多...
关键词:土地制度 旗地 计丁授田 八旗 努尔哈赤 汉人 汉族人 满族 天命 十七年 
忽必烈与武卫军被引量:3
《北方文物》1986年第2期79-83,共5页史卫民 
从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到蒙哥去世时为止(1206—1259年),蒙古汗廷的统治中心一直在漠北的和林,实行怯薛守护斡耳朵和扈从大汗的宿卫制度。忽必烈即位之后,鉴于形势的需要,在传统的蒙古宿卫体制之外,仿照中原王朝常设的中央禁军体系建...
关键词:成吉思汗 中原王朝 阿里不哥 宿卫 蒙古人 怯薛 汉人世侯 大蒙古国 元史 军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