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俗字

作品数:41被引量:8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何华珍方国平张涌泉张涌泉陈宝勤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古汉语研究》《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汉字文化》《文教资料》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汉语俗字确定的一个原则与三条标准被引量:1
《中国文字研究》2022年第1期129-144,共16页黑维强 尹丹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代至民国西北地区契约文书整理、语言文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9ZDA309);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元以来民间手书文献俗字典编著与研究”(项目编号:17BYY019)成果之一。
汉语俗字与正字相对,俗字的确定依托于相对应的正字规范标准,从汉字发展史来看,这一问题的讨论从“书同文”之后进行比较合适,因为有了正字标准。秦汉之后的俗字由最初的错字发展而来,从个体的错字转变为一个俗字,必须经过社会大众的认...
关键词:汉语俗字 社会性原则 书写者标准 时代性标准 地域性标准 
汉外辞书中的汉语俗字例释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9年第4期135-138,共4页刘亚辉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6—20世纪初汉字西方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5BYY051);浙江财经大学汉字国际传播与书法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16—20世纪初汉字西方传播编年”的阶段性成果
清末民初几部西方人编写的汉外辞书《华英字典》《汉英韵府》等收录的一些俗字,如“■”“■”“■”“■”“■”,《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等字书均未收录,对这些俗字的研究在文字学的研究方面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教士 汉外辞书 俗字 
明清俗字研究的创新之作——评《明清小说俗字研究》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134-138,共5页王健洁 单志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YY06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B09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104);辽宁省社科联2018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81slktzd-001)
曾良先生的《明清小说俗字研究》从共时角度对明清小说中贮存的俗字进行了详尽分析,辅以历时比较考证,全面总结了明清小说俗字的构形特点。全书坚持从形音义三者互证的角度对明清小说中的俗字材料进行整理、分析、说解,这对于全面认识...
关键词:汉语俗字 明清小说 俗字整理 
汉语俗字浅议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65-68,共4页邢蕴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YY06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B099)
近年来俗字研究倍受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与日俱增。学术专著与科研论文颇硕,篇幅所限,论文对较具代表性或典型性的论文进行整理分析。按照俗字考辨、俗字理论本体研究、俗字分类及特点、俗字发展及字书专书间俗字对比等五个方面进行分类介...
关键词:俗字 考辨 分类 特点 发展 
俗写与疑难字词考订举例被引量:2
《中国语文》2013年第6期558-562,共5页曾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字发展通史”(11&ZD126)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籍经常夹杂着大量的俗写。古籍文本中的不少看似疑难的字词,如果结合汉语俗字学知识,特别是明白一些俗写的规律,很多疑难字词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有的俗语词用多种不同的字形表达,往往是因为正字不定,放到宽广的汉语史背景...
关键词:汉语俗字 字词 中国古籍 考订 辞书编纂 字形表 俗语词 汉语史 
日本上代金石文与汉语俗字被引量: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2-15,共4页金烨 
国家社科基金"汉字文化圈俗字比较研究"(12BYY06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俗字在域外的传播研究"(12YJA740020);浙江财经大学2012年度研究生校级科研项目"<同文通考>俗字研究"(2012YJS080)
汉语俗字随正字一同传入日本,为日本吸收。日本上代金石文包含了大量汉语俗字,其类型与汉魏六朝以及隋唐碑刻的俗字具有一致性。其中部分俗字业已进入日本现代规范用字。考察上代金石文中的俗字,对于中日汉字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日本上代金石文 汉语俗字 继承 俗字类型 现代日本用字 
日本“国字”的汉读研究被引量:3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4期38-44,共7页何华珍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2BYY06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740020)
日本在承用中国传统汉字的同时,创制了不少日本独有的"国字"。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许多"国字"已被汉语辞书所收录,甚至成为现代汉字的正式成员。鉴别日本"国字"资格,梳理"国字"逆输入之历史,确认日语音训,推荐汉语读音,这对于...
关键词:日本“国字” 汉语俗字 “国字”汉读 计算机输入法 
汉语俗字构字理据性初探——以敦煌吐鲁番文献为中心被引量:1
《西域研究》2011年第4期118-121,共4页赵红 
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吐鲁番文书俗字典"(项目编号:08BYY041)阶段性成果
俗字构成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汉字以形表意传统的驱使下,人们按照自己对汉字部件的理解而在书写中自觉不自觉地追求构字理据,成为俗字的成因之一。在表意部件中这一点表现尤为突出,例如敦煌文献所见之"师"、"惊"、"齐"、"盐"等字即是其例。
关键词:理据性 俗字 敦煌吐鲁番文献 
汉语俗字新考被引量:8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55-63,共9页张涌泉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 ( 97BYY0 1 2 )
宋代以后的一些字典辞书 ,诸如《龙龛手镜》、《四声篇海》、《字汇》、《字汇补》、《康熙字典》 ,以及今人编的《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等 ,都收载了大量有音无义或音义全无以及与正字关系不明的疑难俗字。由于种种原因 ,汉语俗...
关键词:字典 俗字 异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