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案件

作品数:36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孟凡具张永江王伟波范磊汪冬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市场周刊》《中国民商》《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中国刑事警察》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质效办好涉企合同诈骗案件的难点与应对
《中国检察官》2025年第2期56-60,共5页王廷祥 孙哲 张烽 
检察机关办理涉企合同诈骗案件,应坚持实质化审查思路,透过民事经济活动的外观形式,从纷繁复杂的法律事实中准确认定“非法占有的目的”;秉持刑法谦抑性原则,避免刑事责任适用范围的不当扩张,损害法秩序的内部统一;强化一体履职、综合履...
关键词:高质效履职 合同诈骗 追赃挽损 
长租公寓暴雷类合同诈骗案件的刑法适用剖析
《中国检察官》2024年第2期20-23,共4页金懿 曹蓓 
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经营长租公寓过程中采用“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的方式套取租客租金,并以租客的经济利益受损作为风险代价进行所谓“经营”,资金链断裂无法履约的应以合同诈骗罪评价。此类合同诈骗案件中租客是被害人,案发...
关键词:长租公寓 合同诈骗罪 犯罪数额 
交易型合同诈骗案件的审查与认定
《荆楚法学》2023年第6期149-160,共12页王艳 年凯 
交易型合同诈骗罪表现为行为人与被害人间无基本相当的交易对价,在认定交易型合同诈骗罪的司法实践中,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是区分交易型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的关键,应当结合交易事实与交易对价对非法占有目的进行综合分析。交易型合...
关键词:交易型合同诈骗 合同欺诈 非法占有目的 交易对价 
涉合同诈骗案件中合同效力问题探究被引量:3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38-51,共14页熊誉 张永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FX061)。
针对涉合同诈骗案中合同效力的问题,学术界提出过无效说、报案或法院判决说、参与说等,这些学说不符合法律规定,且不能合理解决合同效力问题。对于刑民交叉案件,应该以民法规定和原理确定合同效力,并通过理论方法确定刑法规定究竟能否...
关键词:刑民交叉 合同效力 强制性性质 刑法与民法的关系 “先刑后民”原则 
合同诈骗案件事实认定过程被引量:1
《中国检察官》2020年第12期75-76,共2页马云飞 
一、基本案情2017年9月20日,被害人罗某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被告人郭某某,委托郭某某帮其联系一艘从福建省浮鹰岛至江苏省南通市的货船运送黄沙,郭某某声称帮其联系了一艘代号为“天津瓦606”的货船运送黄沙,并需交纳25万元作为定...
关键词:合同诈骗 运输合同 江苏省南通市 履行合同 基本案情 定金 货船 被害人 
合同诈骗案件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审查判断被引量:2
《中国检察官》2020年第4期41-43,共3页姜宝成 连洁 姚晓丽 
判断合同诈骗罪是否成立,核心要素有两个:一是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是否采取了欺骗手段;二是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其中,如何认定行为人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和关键。实际办案中,案件承办人应按照...
关键词:合同诈骗 非法占有目的 审查判断 
办理合同诈骗案件主观认定难问题探究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7-10,共4页迟旭 张童影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大多数经济犯罪罪名中所具备的主观要件。从办案实践来看,证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关键和难题。文章通过分析现有文献,阐述了实践中办理该种案件时主观认定主要面临着标准把握难、证明难的"两难...
关键词:经济犯罪侦查 合同诈骗 主观认定 原因 对策 
勿把合同纠纷案件侦办成合同诈骗案件
《中国民商》2018年第1期62-65,共4页潘冠羽 
对于市场化背景下的经济活动,只要其未逾越民事、行政法律规范调整的范围,没有对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破坏,就绝不能肆意地适用刑法及刑罚手段进行定罪处罚.不能将国家刑罚的脚印踏入到民事纠纷的领域,限制市场发挥其本身所具有的调...
关键词:合同诈骗案件 合同纠纷案件 社会经济活动 行政法律规范 民事纠纷 刑罚手段 定罪处罚 适用刑法 
合同诈骗案件中“被告人逃匿”的推定被引量:1
《中国检察官》2017年第18期65-68,共4页范磊 
合同诈骗罪中的"被告人逃匿"应当结合非法占有目的来把握,将被告人逃匿的根本目的理解为实现其非法占有目的。非法占有目的应当通过被告人有排除意思且不具履行合同或承诺的意思两个方面来把握。认定被告人是否逃匿的具体线索方面,可以...
关键词:合同诈骗 被告人逃匿 非法占有目的 
太和县公安局经侦侦破合同诈骗案件
《中国防伪报道》2017年第1期74-74,共1页
2016年12月,太和县居民刘某因涉嫌合同诈骗被太和县公安局依法审查起诉。从2011年始,刘某经营医药和倒买倒卖承兑汇票生意,以先打款后给承兑汇票,口头约定的形式向买受方出售承兑汇票。
关键词:太和县 公安局 诈骗 合同 案件 侦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