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标记

作品数:38被引量:11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殷战贺江燕钱雪桥李伟王师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克拉玛依学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绥化学院学报》《北方文学(中)》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标记理论视域下早期汉字性别标记的产生及失衡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92-96,共5页胡恒 
以往对于古代汉字性别的研究偏重于社会背景视角和历史考察,语言外部因素确实对语言发展施加影响,但语言文字研究脱离语言内部考察会导致研究结论有失客观性和科学性。本文通过运用标记理论,从形式标记数量、语义标记范围、语义标记色...
关键词:标记理论 汉字 性别标记 《说文解字》 
新闻类微信公众号推文标题中的性别标记词被引量:1
《科技传播》2020年第2期115-117,130,共4页黄金玲 
文章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文标题为例,通过整理分析其在2019年1月至10月中出现的性别标记词,探讨新闻类微信公众号推文标题性别标记词的使用情况及其变化,进而了解其反映的一些社会现象。研究发现:女性性别标记的使用仍占性别标...
关键词:新闻类 微信公众号 推文标题 性别标记 
猕猴桃性别分子标记在软枣猕猴桃中的通用性验证被引量:10
《果树学报》2019年第5期549-556,共8页郭丹丹 钟云鹏 方金豹 黄武权 任建杰 齐秀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1825);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1610192016204)
【目的】猕猴桃是功能性的雌雄异株植物,在育种过程中进行实生苗早期性别鉴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关于猕猴桃属植物早期性别鉴定分子标记开发的报道,用于特定种群实生苗童期的性别鉴定。验证这些标记在其他来源种质资源中的通用...
关键词:软枣猕猴桃 性别标记通用性 SCAR SSR 
成语中两性要求的不对称现象
《北方文学(下)》2018年第7期210-211,共2页陈湘豫 张碧玉 
任何一种语言中皆存在着两性差异和相通的成分,为研究汉语中性别差异的表现,本文选择成语作为研究语料,借助标记理论,探讨两性要求在词义上的不对称现象。成语中涉及女性的成语远多于男性,在包含对立性别语素的成语中,按照“男先女后”...
关键词:成语 性别标记 不对称 
熟语中性别标记的不对称现象
《北方文学(中)》2018年第7期224-225,共2页陈湘豫 骆婧婷 黄嘉欣 
任何一种语言中皆存在着两性差异和相通的成分,为研究汉语中性别差异的表现,本文选择熟语作为研究语料,借助标记理论,概括熟语中词量词序和两性要求的差异现象。无论是自我发展、家庭或是社会中的两性角色,都存在着差异化的要求,...
关键词:熟语 性别标记 不对称 
浅析汉语性别词的标记与不对称现象
《唐山文学》2017年第8期60-60,27,共2页凌伟 
在世界各种语言当中,词汇里的性别标记与不对称现象是随处可见的,汉语中也存在此类现象。汉语性别词中的标记与不对称现象在形式上、分布上、语义上均有体现,了解这些不对称现象,方便我们在语言的表达上准确运用。
关键词:不对称现象 性别标记 汉语 语言 语义 
聚焦世界
《小康》2017年第22期24-25,共2页
近日,加拿大一个出生仅八个月的婴儿获得了政府颁发的一张没有性别标记的健康卡,成为世界上首个在身份认证上未确认性别的人。在这张健康卡上,性别一栏标注着字母“U”,可为英语单词“undetermined”或“unassigned”的缩写,解释...
关键词:世界 性别标记 聚焦 身份认证 英语单词 健康卡 加拿大 婴儿 
白语性别标记的形式、意义和功能——兼论白语和藏缅语、汉语的关系
《民族语文》2017年第3期76-82,共7页田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藏缅语名词性别标记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3YJC740087)中期成果
本文从词序、语义、词性、来源等方面对白语的性别标记进行描写和分析,探讨其形式、意义和功能上的类型学特征。还从性别标记的角度讨论了白语和藏缅语、汉语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性别标记 白语 形式 意义 功能 
由职位称呼语看女性性别标记
《文学教育》2013年第7期122-122,共1页于玥 
标记是语言学的重要概念,性别标记是指在性别方面具有区别作用的词语或构词成分,如"女"字旁和前缀"女"。本文主要讨论的是职位称呼语中的女性性别标记现象,并从文化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分析其中是否带有性别歧视的成分。
关键词:性别标记 女性 不对称性 
维汉语性别标记不对称现象对比分析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41-144,共4页张玲 
语言中普遍存在着对立不对称的标记现象。文章运用标记理论,从形式、语义和分布标记三方面着手,分析发现:在维汉语男女姓名的构成、职业身份的表达、男性/女性名词语义范围、语义褒贬、男性/女性词使用频率以及词序排列中,都存在着对立...
关键词:维汉语 性别标记 不对称现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