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渠

作品数:463被引量:819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赵新郭新蕾王涛郭永鑫付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历史地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汤汤水脉:古代运河治理之道
《廉政瞭望》2025年第4期58-59,共2页章梦晗 
“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这是《史记·河渠书》中对鸿沟的记载。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运河,鸿沟由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惠王开凿。它从荥阳引黄河水东南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水运网络,不...
关键词:史记·河渠书 魏晋南北朝 战国时期 魏惠王 古代运河 财赋 荥阳 大运河 
安徽古代江淮水道的历史演变蠡测
《形象史学》2024年第2期338-358,共21页陈超 
安徽省哲社科重点项目《唐宋时期皖北瓷窑遗址及相关瓷业遗存研究》(项目编号:AHSKZ2021D13)资助
江淮之间处于中国地理的中部,是丘陵向山地过渡的地带,也是水系比较发达的区域。其间有淮水、肥水、施水、濡须水、滁水、杭埠河、皖水、巢湖、芍陂等。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吴头楚尾之地。《史记·河渠书》中载:“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 史记·河渠书 吴头楚尾 江淮运河 杭埠河 历史演变 
胡适判断《直隶河渠书》案观点献疑被引量:1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27-37,共11页宋开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CZS002):戴震藏《直隶河渠书》稿研究。
胡适对于嘉庆年间发起的《直隶河渠书》案用力甚勤,撰文论述了公案的核心问题——《畿辅安澜志》与《直隶河渠书》的关系问题.他提供了两组论据证明《畿辅安澜志》与赵一清、戴震二人以及《直隶河渠书》观点之不同,进而得出两书并无关...
关键词:胡适 《直隶河渠书》 《畿辅安澜志》 《水经注》 
为什么说战国时期的鸿沟奠定了郑州作为交通枢纽的地位?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年第7期34-34,共1页
鸿沟是战国中期魏国开始兴建的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据《史记·河渠书》记载“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大概至战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与淮河相通。之后在秦、汉、魏晋南北朝,鸿沟一直是中原腹地黄淮间主要水运交通线路...
关键词:秦统一中国 史记·河渠书 战国时期 敖仓 魏惠王 人工运河 交通线路 交通枢纽 
名似串珠缀运河
《前线》2023年第5期87-89,共3页孙冬虎 
中国大运河于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的主体部分是人们熟知的北京至杭州的京杭(大)运河,但在民国以前只称运河。运河沿线众多的河渠沟渎、城邑村镇、水闸水坝的名称,有的伴随着运河的开凿而诞生,有的肇始于此前或此后的某个时...
关键词:运河文化 世界文化遗产 运河沿线 民国以前 水闸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渠 中国大运河 
“天桥双碑”变迁再考——从几件清代档案谈起
《北京档案》2023年第4期51-55,共5页李伟敏 张中华 
“天桥双碑”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敕建于天桥两侧的两块石碑,两碑矗立于天桥两旁,形成了“一桥双碑”这一清代北京中轴线南端的重要历史文化景观。根据相关清代档案梳理了“天桥双碑”的变迁过程,揭示“天桥双碑”变迁的历史真相,以期...
关键词:天桥双碑 填塞天桥河渠 双碑挪移 清代档案 
宋代中央水政机构及其权力演变研究被引量:1
《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1期121-133,共13页王战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宋代河政与地方社会治理研究”(20CZS027)阶段性成果。
宋初水政职权由三司修造案掌管,后由三司河渠司继之。嘉祐三年,都水监建立以后,水政权力独立于三司之外。熙宁变法时期,都水监与司农寺实行协同治水机制。熙宁二年,“农田利害条约”颁布以后,司农寺的权力达到顶峰。元丰改制以后,司农...
关键词:宋代 修造案 河渠司 都水监 水部 司农寺 
元修《宋史·河渠志》《金史·河渠志》文本探源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22年第2期182-195,共14页李昊林 
前人关于正史河渠志书存废与河患有关的论断,忽视了对文献形成和史料来源的分析,以元修宋、金二史《河渠志》为例可以进行反驳。通过分析《宋会要》中水利纪事的分类以及《宋史·河渠志》史源的复杂性,可知宋朝会要、国史可以用“河渠...
关键词:河渠志 《宋史》 《宋会要》 《金史》 
体大思精 考辨翔实——读张强教授《中国运河与漕运研究》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531-534,540,共5页方铭 冯茂民 
张强教授新著《中国运河与漕运研究》是一部用时20年之久才完成的鸿篇巨制。全书体制完备,内容丰富,体大思精,考辨翔实,具有很强的学术创新性,是运河与漕运研究方面的里程碑式著作。
关键词:河渠 运河 漕运 
郑国渠——千年传奇 巧夺天工
《中国防汛抗旱》2022年第9期I0002-I0002,共1页
郑国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跨流域引水的水利工程,修建于公元前246年,与都江堰、灵渠齐名,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据《史记·河渠书》记载,战国时期,秦国国力日益强大,东向逐鹿中原。作为其近邻的韩国深恐自己首当其冲,为了求得生存,...
关键词:史记·河渠书 战国时期 天府之国 郑国渠 关中平原 跨流域引水 都江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