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斑

作品数:2367被引量:3829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叶建仁刘幸海袁庆华陆宁海吴利民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个托拉斯假单胞杆菌菌株对平菇CCEF-99的致病力测定被引量:4
《北方园艺》2017年第2期150-152,共3页宋爽 刘宇 许峰 王守现 牛玉蓉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24);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资助项目(D151100004315002);国家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3BAD16B03)
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是引起食用菌细菌性褐斑病的病原菌,该研究利用平皿对峙和子实体接种的方法,研究了4个不同托拉斯假单胞杆菌菌株对平菇CCEF-99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评价不同菌株的致病能力,为平菇品种抗病...
关键词:托拉斯假单胞杆菌 细菌性褐斑病 致病力 平菇 
玉米褐斑病适宜侵染时期研究
《玉米科学》2016年第5期171-174,共4页纪莉景 栗秋生 王连生 王亚娇 李聪聪 孔令晓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9B04-08);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13226509D)
测定玉米褐斑病的适宜侵染时期及不同叶龄玉米叶片浸提液对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叶龄玉米感染褐斑病的程度不同,5~7叶期玉米较易感病,其中,5叶期玉米上褐斑病发生最重,郑单958和浚单20病情指数分别为51.1和32.5...
关键词:玉米 褐斑病 休眠孢子囊 侵染时期 
叶褐斑枯病对巫山淫羊藿长势及质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第14期182-184,共3页杨相波 李砾 姜志海 曾令祥 郭宝林 贺勇 田蓓 冯中宝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I13B04-01)
[目的]探索叶褐斑枯病(Macrophoma sp.)的发生对巫山淫羊藿生长势与质量的影响,为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发病较重田块的病情指数、株发病率、叶片发病率、病株株高、分枝数、叶片数、叶宽、叶长等,同时取样作药材质量...
关键词:叶褐斑枯病 巫山淫羊藿 生长势 质量 
不同抗性苜蓿株系叶片感染假盘菌后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8
《中国草地学报》2015年第3期55-59,共5页黄海燕 王瑜 袁庆华 李跃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7B01)
采用活体整株接菌法研究苜蓿高抗褐斑病株系DR1111和高感株系DS10在假盘菌诱导不同时间(0d、1d、2d、3d、4d、5d、10d、15d、20d)后叶片多胺氧化酶(PAO)、二胺氧化酶(DAO)、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
关键词:紫花苜蓿 假盘菌 褐斑病 酶活性 
5种杀菌剂对当归褐斑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3
《甘肃农业科技》2013年第12期38-40,共3页曹占凤 王立 惠娜娜 李继平 陈明 郭成 漆永红 马永强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当归麻口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GYC11-05);"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当归麻口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2011BAI05B0213)部分内容
试验观察了5种杀菌剂对当归褐斑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均对当归褐斑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 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第1次药后7 d和第2次药后7 d的防效分别达到71.17%和94.44%,显著高于其它药剂处理,...
关键词:当归 褐斑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木薯褐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5
《热带作物学报》2013年第5期927-934,共8页裴月令 时涛 李超萍 蔡吉苗 黄贵修 
国家木薯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No.CARS-12-hnhgx);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No.2007BAD48B06)
褐斑病是中国木薯生产中最为严重的叶部真菌性病害。采用多种分离方法,经致病性评价后获得该病的病原菌,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为亨宁氏钉孢(Passalora henningsii)。比较光照、菌丝打断、紫外线和菌丝打断-紫外等方法的诱导...
关键词:木薯 褐斑病菌 生物学特性 
甜樱桃避雨栽培被引量:1
《果农之友》2013年第5期16-17,共2页黄贞光 赵改荣 李明 程阿选 刘聪利 李玉红 耿乐乐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D92B02-12)
甜樱桃在多雨地区栽培遇到两大难点:其一是病害严重。如根腐病、叶斑病、褐斑病及花腐病等。根腐病是引起死树的主要原因之一:叶斑病和褐斑病引起早期落叶.早期落叶导致花芽发育受阻。花芽中的小花苞死亡.或形成没有柱头的花.甚至...
关键词:避雨栽培 甜樱桃 早期落叶 多雨地区 发育受阻 根腐病 叶斑病 褐斑病 
木薯褐斑病菌的室内药剂筛选被引量:2
《热带农业科学》2013年第2期49-52,共4页裴月令 时涛 李超萍 黄贵修 
国家木薯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No.CARS-12-hnhgx);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No.2007BAD48B06)
采用孢子萌发法对分离自海南的木薯褐斑病菌进行了10种杀菌剂的室内筛选。结果表明,国光多菌灵(50%多菌灵WP)和咪鲜胺(25%咪鲜胺EC)的EC50值最小,抑菌效果最好;腐霉利(50%WP)的EC50值最大,抑菌效果最差。建议生产上使用多菌灵和咪鲜胺...
关键词:木薯褐斑病 杀菌剂 室内筛选 
北疆地区食用菌细菌性褐斑病诊断与防治药剂筛选被引量:7
《新疆农业科学》2012年第12期2234-2238,共5页努尔孜亚 郝敬喆 魏鹏 贾文捷 管建华 王玉华 盖庆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专项"新疆设施食用菌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集成"(201130104-2-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设施食用菌高效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BADA4B04-04-04)
【目的】新疆北疆地区食用菌细菌性病害发生普遍,是对平菇、阿魏菇商品价值有危害性的病害。研究明确引起该病害的主要病原菌特性,为进一步防治该病害打好基础。【方法】对采集的病株、病果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应用点蚀测试评估方法...
关键词:食用菌 黄褐斑病 致病性 抑菌测试 
进境大豆杂质中豌豆褐斑病菌的检疫鉴定
《植物检疫》2012年第6期27-30,共4页吴翠萍 李彬 张勇 粟寒 杨万风 安榆林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研项目(2012IK278);"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K11B02)
对一批进口的美国大豆杂质中挑选出的表面有褐色病斑的豌豆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得到了一株与豌豆褐斑病菌(Ascochyta pisi)相似的分离物A1。该分离物的菌落形态,在OA、MA、PDA上的培养特性,分生孢子器以及分生孢子等的显微形态特征,ITS...
关键词:进境大豆 杂质 豌豆 豌豆褐斑病菌 鉴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