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法哲学

作品数:622被引量:631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邓安庆李育书徐长福罗久曹典顺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对黑格尔代议制构想的扬弃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2期29-30,共2页康翟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历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一方面,它标志着马克思从宗教批判转向了系统性的政治批判,从而在理论上开启了对作为宗教意识之基础的现实世界本身的批判性考察。另一方面,正是经由这一文...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马克思早期思想 政治批判 代议制 宗教意识 唯物史观 民主制 黑格尔 
“真正的民主制”思想及其共产主义意蕴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7期27-28,共2页吴照玉 
求解“物质利益难题”是马克思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直接动因,《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所信奉的理性国家遭遇了私有财产原则的挑战,为了回应这一挑战,马克思深入黑格尔法哲学内部,全面反思其理性国家信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黑格尔法哲学 物质利益 民主制 《莱茵报》时期 私有财产 直接动因 共产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共同体建构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8期31-32,共2页徐娜 
马克思对黑格尔政治国家批判的一个重婴指向表现在:政治国家作为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共同体的承担项,其代表的普遍性没有任何实在性,只是采取了一种“虚构的共同体的形式”。政治国家之所以表现为虚构的共同体的原因在于:政治国家的生成...
关键词:绝对观念 黑格尔法哲学 虚构性 实在性 历史唯物主义 生成过程 共同体理论 想象力 
马克思“无产阶级”概念的嬗变被引量:1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12期24-25,共2页张荣军 王健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丛》2020年1期,17000字无产阶级概念的提出“无产阶级”概念的第一次提出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并且认为在《导言》中的无产阶级概念是在哲学层面...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导言》 哲学层面 概念内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10期32-33,共2页周嘉昕 
1843年10月,马克思来到巴黎。在投身《德法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的同时,开始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工作。之所以关注政治经济学,是因为在《莱茵报》的政论实践中,马克思遭遇了“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开始动摇黑格尔式的理性主...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编辑出版工作 《德法年鉴》 《莱茵报》 物质利益 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经济学 
黑格尔法哲学研究的当代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8期41-42,共2页韩立新 
《法哲学原理》是一本教科书,由黑格尔本人撰写的书稿和听课学生所做的部分笔记组成。该书最早由黑格尔本人出版于1820年,黑格尔去世后又经爱德华·甘斯、拉松、格洛克纳、霍夫迈斯特等人的编辑,出过很多版本。目前最流行的当数以1833...
关键词:《法哲学原理》 黑格尔法哲学 霍夫迈斯特 甘斯 当代意义 底本 
黑格尔法哲学思想之评价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8期42-43,共2页邓安庆 
黑格尔于1770年8月27日生于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加特,1788年10月进入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黑格尔在这里遇到了共同塑造时代精神所需要的志同道合者,即诗人荷尔德林和未来早熟的哲学家谢林,人称“阁宾根三伙伴”。被各种哲学...
关键词:荷尔德林 斯图加特 谢林 法国大革命 时代精神 黑格尔法哲学 志同道合者 符腾堡 
黑格尔的自然法思想与西方返代法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8期44-45,共2页李育书 
在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研究中,黑格尔与自然法的关系是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学界对此看法并不一致。有人主张黑格尔是自然法的倡导者,也有人认为黑格尔是自然法的批评者和“终结者”。而这种不一致很大程度上与黑格尔自己的论述相关。一方...
关键词:自然法 法学流派 《法哲学原理》 黑格尔法哲学 实证法 终结者 法权 
论马克思主义的法学观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10期113-114,共2页张雅琳 邱本 
马克思主义法学观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核心观点、基本立场和主要方法,是我国法学理论、法律体系和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萌芽于对黑格尔法哲学...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 《神圣家族》 标志性著作 马克思主义法学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法学观 核心观点 
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中国化的当代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6期113-114,共2页封丽霞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从“革命话语”到“建设话语”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空白。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共产党宣言》等著作来看,马克思主要是从批判的角度来分析资产阶级法治。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共产党宣言》 革命话语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当代意义 建设话语 中国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