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性

作品数:553被引量:63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肖楠方小莉邱小轻汪正龙张清华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事”的虚构性——以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为例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5-20,共6页张迎 张蓝草 乔岳 
“因文生事”是金圣叹对《水浒传》文体特点提出的观点。围绕这一观念,金圣叹在评点中着重展开对“事”(故事情节)之虚构性的说明。此外,为论证《水浒传》故事情节虚构性的合理与可信,金圣叹借佛学义理、梦境类比作为小说文体的《水浒传...
关键词:金圣叹 《水浒传》 “因文生事” 虚构性 
叙事内镜:真实与虚构的交互文本性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1期193-203,239,共12页杨杰 何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23AA002)。
文学的实践创新引领文学观念发展与变革。叙事内镜手法的运用,有助于优化文学文本叙事模式与逻辑框架,构成多重文本叙事复合关系结构——文学文本的虚构化真实与真实化虚构的多重文本间性成为文本意义增殖的有效孵化器。虚构书籍作为未...
关键词:叙事内镜 交互文本 虚构性 真实性 
文学史叙述研究的范式构建——乔国强教授访谈录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毛燕安 
乔国强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美国犹太文学研究专家。近20年来,他在研究美国犹太文学的同时,也在叙述学领域辛勤耕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文学史叙述研究方面,堪称独树一帜。他的研究不但为文学史的写作提供了一套理论和方法,而...
关键词:文学史叙述 虚构性 “三重世界” 故事性 
“复数的”修辞虚构性理论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4年第2期247-261,共15页邱小轻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的翻译与研究”(17ZDA281);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叙事学研究”(2023SFKC_027)的阶段性成果
理查德·沃尔什首先提出修辞虚构性理论,H.S.尼尔森、詹姆斯·费伦等学者随后加入研究行列,一起推进了从修辞视角展开的虚构性研究,多个国际权威期刊还组织了修辞虚构性理论的大讨论。国内学界对修辞虚构性理论则缺乏关注,引介不全面,...
关键词:虚构性 修辞虚构性理论 理查德·沃尔什 H.S.尼尔森 詹姆斯·费伦 
批评视域中的中国21世纪文学——洪治纲教授访谈录
《当代文坛》2024年第6期26-35,共10页洪治纲 曹霞 
一虚构写作:不少长篇小说的思想穿透力偏弱曹霞:洪老师好!很高兴有机会和老师做一个访谈,那我们就从老师最近关注较多的长篇小说这一文体谈起吧。洪治纲:21世纪以来,在虚构性写作中,长篇小说的出版数量一直挺可观。有些作家始终保持两...
关键词:虚构性 洪治纲 出版数量 穿透力 虚构写作 访谈录 老师 
言说危机及其克服方式 《野草》的元诗读法暨张枣《野草》讲义批评
《上海文化》2024年第11期43-54,共12页周文波 
诗人张枣曾另类而精确地评价《野草》,“对受损主体的修复,只有通过一个绝对隐喻的丰美勃发的诗歌语言花园,才有可能完成”。他视鲁迅而非胡适作“中国现代诗之父”,因为《野草》说明写作真正的现代意识——“深谙抒情主体的虚构性,熟...
关键词:《野草》 中国现代诗 当代诗人 抒情主体 张枣 诗歌语言 虚构性 历史情境 
《洛阳伽蓝记》选篇中“人”存在意识的翻译重构
《韶关学院学报》2024年第10期76-82,共7页梁淑英 
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人文社科)(2018WQNCX163)。
志怪小说近年逐渐在学术界中展开讨论,但以描述性翻译研究的手段对单个志怪小说的英译研究则寥寥可数。从《汉魏六朝小说选》中挑选有关《洛阳伽蓝记》的翻译篇目,如《狐魅》《白堕春醪》《子渊》等作品,以叙事学与符号学的理论为观照,...
关键词:中国志怪小说英译 《洛阳伽蓝记》 叙事虚构性 存在意识 翻译重构 
创意写作视域下中国化非虚构性写作概念探究
《当代文坛》2024年第5期164-172,共9页陈晓辉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世界创意写作前沿理论文献的翻译、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3&ZD294;2023年陕西省教改项目“基于新文科的创意写作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3BY038;2023年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重点项目“‘文化+专业+产业’三结合的高层次网络文学人才培养课程及教学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XGERC2023059;2021年西北大学实验教学项目“历史小说创作中虚实交互情境塑造虚拟仿真教学实验”阶段性成果。
非虚构性写作是创意写作中国化过程中最需厘定的关键概念之一。在此视域下,一切以真实的事件或呈现的事实为基础的文学创作活动,均为非虚构性写作。从性质而言,它是一个“家族相似”的文类概念;从来源而言,它是一个创作素材源自真实事...
关键词:非虚构性写作 创意写作 中国化 主体介入 自我诗化 
论《红楼梦》虚构性的两种表现形式被引量:1
《红楼梦学刊》2024年第5期1-19,共19页李鹏飞 
《红楼梦》中固然包含了作者自传的成分,但虚构的成分更多。这至少表现为两种重要的形式:一是对其他叙事文本的借鉴模仿,是一种再创作式虚构;二是作者不同时期经验的叠加与重构,创造出了全新的艺术形象,这是一种经验变形式的虚构。
关键词:自传说 虚构性 借鉴模仿 经验叠加 
超越体裁界限的修辞资源——修辞方法视角下的虚构性
《国外文学》2024年第3期11-21,共11页郎梦晨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混合(非)虚构文学中的虚构性研究”(2022EWY002)的阶段性成果。
进入21世纪以来,“虚构性”成为国际叙事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在众多关于虚构性的新兴理论中,修辞方法最为引人瞩目。修辞方法衍生出三种主要观点:沃尔什认为虚构性是不依赖于字面真实的关联性,尼尔森与格利弗森将其定义为“有意标记与...
关键词:虚构性 修辞叙事学 理查德·沃尔什 亨利克·尼尔森 詹姆斯·费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