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性

作品数:89被引量:9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高玉王晖杨瑞明李法宝张军华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创意写作视域下中国化非虚构性写作概念探究
《当代文坛》2024年第5期164-172,共9页陈晓辉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世界创意写作前沿理论文献的翻译、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3&ZD294;2023年陕西省教改项目“基于新文科的创意写作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3BY038;2023年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重点项目“‘文化+专业+产业’三结合的高层次网络文学人才培养课程及教学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XGERC2023059;2021年西北大学实验教学项目“历史小说创作中虚实交互情境塑造虚拟仿真教学实验”阶段性成果。
非虚构性写作是创意写作中国化过程中最需厘定的关键概念之一。在此视域下,一切以真实的事件或呈现的事实为基础的文学创作活动,均为非虚构性写作。从性质而言,它是一个“家族相似”的文类概念;从来源而言,它是一个创作素材源自真实事...
关键词:非虚构性写作 创意写作 中国化 主体介入 自我诗化 
为了一种更高的虚构——邓一光《人,或所有的士兵》的虚构观和叙事立场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4年第2期13-20,共8页陈培浩 
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深圳文学研究中心成果
必须承认,《人,或所有的士兵》以其思想和叙事的强度冲击着我,至今依然!作为评论者,我深深感到它的难度、挑战和给阐释带来的困扰。事实上,在当代批评理论的武器库中,也有大量武器可以顺手拿来阐释它。可是,这又不免有削足适履甚至盲人...
关键词:中国当代小说 邓一光 当代批评 武器库 叙事立场 非虚构性 内在需求 盲人摸象 
媒介形态演变下我国独立纪录片记忆建构被引量:2
《中国出版》2023年第18期70-70,共1页钱春莲 
在这以速度和遗忘为标记的时代中,记忆显得尤为宝贵奢侈。纪录片因其非虚构性,即现实真实性而成为这个时代中重要的记忆呈现媒介。通过独立纪录片研究探索时代记忆,从记忆建构角度研究独立纪录片,无疑充满独创性和挑战性,这不仅是研究...
关键词:独立纪录片 突破创新 非虚构性 记忆建构 时代记忆 真实性 独创性 挑战性 
全国高校创意写作联展
《特区文学》2023年第9期131-131,F0003,共2页陈培浩 王威廉 
主持人语:对于创意写作来说,大致可以分为虚构性的写作和非虚构性的写作。实际上,对于刚刚步入人生新阶段的大学生来说,非虚构写作对他们的难度可能更小一些。因为虚构写作要涉及人生经验的思考、升华、转化以及对戏剧性的理解,等等,都...
关键词:人生经验 创意写作 非虚构性 主持人 我手写我心 大学生 非虚构写作 全国高校 
诗意纪录片《四个春天》的情感叙事被引量:1
《声屏世界》2023年第7期84-86,共3页白倩 
《四个春天》是一部以真实家庭生活为背景的诗意纪录片,导演陆庆屹通过描述父母间温馨的相处日常,诉说着生命的真谛,也诠释了别离的伤感。文章主要从诗意纪录片的多元化意义、非虚构的真实性、生活态度、人文关怀等四方面来阐述《四个...
关键词:诗意 非虚构性 人文关怀 
十七年小说的非虚构性问题探析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17-126,共10页王仁宝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CNU21XJ012)。
在作者创作、文本呈现、读者接受的动态话语体系之中重审十七年小说,其非虚构性特征的普遍性与本质性得以彰显。很多十七年小说的创作都经历过跨文体改写,包括建基于非虚构文本的文体属性改写和建基于虚构文本的文体篇幅改写,某种程度...
关键词:十七年小说 非虚构性 创作形态 文本形态 研究形态 
疫情下《第76天》的非虚构书写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年第2期12-14,共3页廖驭 
熊育群的《第76天》作为一部描写武汉抗疫全景的报告文学作品,以本真细致的现实书写、丰厚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荡气回肠的美学特质,将非虚构性、批判性、文学性三者有机结合,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报告文学高度的责任意识、深广的思想维度与自...
关键词:《第76天》 非虚构性 批判性 文学性 
当代科学视域中的史学叙事“非虚构性”问题被引量:1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8期80-81,共2页孟钟捷 
关于“非虚构性”的讨论是很有意义的,有助于史学做进一步的学科反思。在各类历史叙事中,历史学界对作为-.种学科表达的史学叙事的认识或是最为独特又极其复杂的。简言之,在过去两百多年间,有关史学叙事的认识形成了一种光谱形态。光谱...
关键词:历史叙事 虚构性 学科反思 组合比例 虚实结合 历史学界 史学叙事 真实性 
三国甲胄 “非虚构性”群英装备
《中华遗产》2022年第4期52-65,共14页周渝 函人堂(供图) 
明宣德时期,有个叫商喜的宫廷画师,留下了一幅《关羽擒将图》,题材取自《三国演义》中关羽水淹七军、生擒魏将庞德的故事。仔细观察,会发现画面上披甲执锐的人物形象,与明十三陵神道两侧的大汉将军(即殿廷卫士)像极为相似。另一尊藏于...
关键词:明宣德 明十三陵 河南省新乡市 甲胄 水淹七军 《三国演义》 关羽 
纪实与想象:作为记忆书写的报告文学被引量:2
《当代作家评论》2022年第1期10-15,共6页陈想 袁勇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两岸现代中国散文学史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18ZDA264)研究成果。
报告文学历来是以现实为写作依据的非虚构性文体。其真实性要求作者始终秉持客观纪实的态度,通过实地调查、采访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力求准确地反映事实。但就记录现实层面而言,报告文学的书写过程是一系列记忆凝结于文本的过程,其中包括...
关键词:报告文学 记忆书写 真实性要求 书写过程 书写者 非虚构性 现实层面 受访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