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观

作品数:63被引量:10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何勤华徐晓孙来清张雅琳邱本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法学观的贡献研究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4年第10期66-73,共8页张秋婷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三个一体建设’背景下社会救助法主体责任配置研究”(20SFB3018)的阶段性成果。
恩格斯为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的创立、丰富和发展作出了独特而杰出的理论贡献。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法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基本规律,深刻阐述了法的阶级本质及其作用,科学地论证了法在社会有机体中的地位及其相对独立性。恩格斯的历史唯...
关键词:恩格斯 历史唯物主义法学观 法的基本规律 法的本质 
青年时期马克思法学观嬗变的三重逻辑
《哲学进展》2024年第9期2177-2182,共6页杨方方 
任何一种观点、理论或思想的形成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地,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的嬗变亦需遵循与之相匹配的逻辑规律。纵观人类文明各种社会形态下的法律文化及思想潮流不难发现,不同学派的思想家们总是竭力通过多种多样的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法学观 逻辑 
公民生活利益实现的法律机制被引量:10
《政法论坛》2024年第1期156-168,共13页焦艳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污染环境犯罪多元治理机制研究”(19ZDA16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我国污染环境犯罪治理机制研究”(19AFX008)的阶段性成果。
美好生活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美好生活建设既需要法治保障,也需要法律实现。美好生活建设法律之维的核心是公民生活利益的法律实现。公民生活利益的法律实现机制,具体包括法律识别机制、法律度量机制与法律衡量机制。公...
关键词:生活利益 法律机制 利益识别 法学方法 生活法学观 
青年马克思法学观的建构逻辑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12期131-140,共10页杜启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重大问题研究”(19ZDA020);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法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2021SJGLX053Y)的阶段性成果。
青年马克思法学观的建构同其哲学观的变革内在同构。大学时期,马克思在进行法哲学研究过程中遭遇“世界观危机”,由此触及传统法学理论及其法学观的固有症结。在其《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将“世界的哲学化”同“哲学的世界化”相统一,初...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 法学观 唯物主义 共产主义 
论马克思法学思想的三重维度被引量:1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41-151,共11页孙全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伦理道德数据库建设研究(18ZDA02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问题哲学理论前沿与理论创新研究(18ZDA026)。
马克思为了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事实,写成了很多政治经济学著作,里面有很多法学思想,体现了马克思法学研究的专业性,并从理论形态、现实实践、伦理价值等维度考察了法律。在理论形态上,马克思认为,法律作为一种理论形态是物质生产在...
关键词:马克思 《资本论》 法学观 三重维度 
论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的形成轨迹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5-15,共11页孙全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研究”(2015MZD00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伦理道德数据库建设研究”(18ZDA022)研究成果之一
马克思主义法学观有其具体的历史形成过程,经历了萌芽、初步奠定、基本形成、正式诞生等阶段。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坚持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考察法律的演变过程和具体的法律现象,分析了法律的本质、功能及其与国家的关系。法律是统治阶级...
关键词:马克思 法学观 无产阶级 人民群众 
论黑格尔的自由法学观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15-19,24,共6页孙全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研究”(2015MZD00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问题哲学理论前沿与理论创新研究”(18ZDA026)。
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倡导绝对理念,并在绝对理念的指导下追求自由,建立了自由法学观。文章论述黑格尔自由法学观的展开过程,分析黑格尔自由法学观中的法与自由意志、法与客观历史规律、法与普遍原则等关系,呈现黑格尔的观...
关键词:黑格尔 法哲学 自由 法治 
论马克思法学观及其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88-93,共6页孙全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伦理道德数据库建设研究”(18ZDA02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问题哲学理论前沿与理论创新研究”(18ZDA026)成果。
马克思法学观是在批判地继承以往法学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有着独特的研究对象和内涵,呈现着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了法律的起源、本质和功能,认为法律作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统治阶级集体意志上升为国家意...
关键词:马克思 国家意志 法治建设 依法治国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总体特质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25-33,共9页孙全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伦理道德数据库建设研究”(18ZDA022)。
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一些原理和西方传统法学的一些特质,呈现出理论形态的多样性、伦理导向的自由性和逻辑演化的人本性。与西方传统法学相比,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更关注实践性的法学理论...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 法学观 人类解放 总体特质 
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强化教师责任
《中学语文》2022年第3期5-5,共1页申素平 郝盼盼 
马克思主义的法学观认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也是如此,法律在赋予保障教师权利的同时,也在强化教师的责任。特别是公办中小学教师要切实履行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义务,强化国家...
关键词:国家公职人员 教师权利 教师责任 权利与义务 法学观 政治责任 公办中小学 教师职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