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方法

作品数:813被引量:4281H指数:3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雷磊郑艺群王夏昊舒国滢陈金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非诉法律服务的律师方法论——立足服务国有企业视角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5年第6期73-75,共3页王伟枫 吴振宇 
当今法律服务同质化困境加剧,竞争日趋白热化,探索差异化、高质化、专业化的法律服务之路,特别是如何通过严谨的法律逻辑、科学的法律思维、通俗的法律语言将枯燥生涩的法律概念、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有形化、立体化,并生动地输出给服务...
关键词:法学方法论 国有企业 非诉服务 律师方法论 
刑事诉讼司法解释方法论的主要概念厘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88-94,共7页原美林 王雪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数字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制度体系研究”(23BFX126)。
刑事诉讼司法解释方法论对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性的方法,来探究和解决刑事诉讼司法解释存在的问题。厘清概念是构建刑事诉讼司法解释方法论的前提。其主要概念包括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方法论、刑事诉讼司法解释...
关键词:司法解释方法论 法律解释 法学方法论 概念厘清 
民事诉讼法学方法论之反思——以诉讼标的论争为线索
《政法论丛》2025年第1期54-67,共14页袁中华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程序法视野下《民法典》之规范表达”(21Y183)的阶段性成果。
从诉讼标的论争可以发现,传统的新说及旧说具有鲜明的概念法学特征,而相对说则具有明显的论题学倾向。概念法学重视外部体系而忽视价值问题,论题学重视价值而忽视了法规范的拘束以及法体系的意义,而当下主流的评价法学则通过倡导价值导...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学方法论 诉讼标的 评价法学 内部体系 
人工智能技术与法学方法深度融合发展应用探究
《西部学刊》2025年第4期49-52,共4页鲁凤 
2023年度四川省社科重点基地“纠纷解决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研究课题“人工智能技术与法学方法的融合发展研究”(编号:2023DJKTB16)的研究成果。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并对现实生活产生深远影响。法学作为一门学科也不例外,人工智能技术与法学方法的深度融合为法律领域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技术与法学方法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法律...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 法学 深度融合 
法律漏洞填补的原理与方法解析
《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2期112-114,共3页张新宝 
法律漏洞是指法律未对某项应予调整的社会生活事实提供可适用的具体规则。当法律存在漏洞时,法官需要运用法律解释的方法填补法律漏洞,在法秩序框架内创设相应的具体规则,以满足审判实践的需要。对于彩礼及其返还问题,我国相关民事法律...
关键词:法学方法论 具体规则 法律漏洞 彩礼纠纷 存在漏洞 最高人民法院 裁判规则 民事法律 
今日把示君:中国宪法学十年回顾
《中国法律评论》2024年第6期78-96,共19页张翔 
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研究”(23ZDA074)的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法学的整体方法论自觉与合宪性审查制度破冰的背景下,宪法学基本确立了法教义学的方向。宪法教义学的视野从基本权利拓展到了国家机构、序言、总纲乃至国家标志,国家权力配置原则的规范内涵阐释、国家目标条款的规范力建构是其重...
关键词:宪法(教义)学 合宪性审查 宪法学方法论 宪法全面实施 
行政审判援引实质论据的方法论规则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49-64,共16页杨铜铜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实质论据司法运用研究”(22FFXB042);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多元保护路径研究”(2020EFX004)。
实质论据是通过自身内容的合理性与说服力来支撑裁判结论的论据形式,属于辅助性论据,能为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论证提供目的要素、价值标准、法律原理与经验法则等多维理由。行政审判中,实质论据具有认定案件事实、引导法律适用与开展司法...
关键词:实质论据 合法性论证 说服性权威 法认知源 法学方法论 
中国自主宪法教义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中州学刊》2024年第11期50-58,共9页刘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行政立法裁量的合宪性控制体系研究”(21BFX168);2022年度浙江省课程思政教学项目“卓法计划2.0背景下的法学类核心课程思政育人改革研究”。
构建中国自主的宪法学知识体系,是新时代法学研究的基础议题。21世纪以来宪法学方法论的多元境况,成为中国宪法学走向成熟的基本标志。建构中国自主宪法教义学知识体系,应以规范主义立场的法解释学为方法论轴心,同时对经济学、政治学和...
关键词:自主知识体系 宪法学方法论 规范宪法学 宪法教义学 
论法律科际整合及其对“可靠事实”的探寻被引量:3
《中国法学》2024年第4期151-169,共19页孙笑侠 
由于法律复杂性和科际性日益加剧,以往的法学交叉方法已经发生升级,可称之为“科际整合”。法律科际整合给当代法学带来的变革,可以从跨学科法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法律科际整合的新方法论特征、法律科际整合的优势三个方面来讨论。研...
关键词:学科交叉 科际整合 法学方法 可靠事实 科际法学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宪法理论和方法?——作为方法的宪法变迁被引量:3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1-15,共15页李忠夏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宪法学方法论:中国宪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23XNL003);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重点项目“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宪法基础:基于中国宪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研究”(22PXA006)阶段性成果。
法学方法曾被视为是法学科学性的体现,是通往法学问题唯一正解的途径。在“唯一正解”的幻象破灭之后,法学方法一度祛魅,甚至被视为是可有可无的,沦为政治立场的包装。这两种观点都存在偏颇之处,法学方法既不是价值中立的,但也绝非任意...
关键词:宪法变迁 宪法学方法论 原旨主义 中国宪法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