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历史哲学

作品数:45被引量:5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陈赟庄振华韩志伟王晓升詹祥粉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哲学》《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黑格尔历史哲学视域下文明演进思想的当代启示
《文教资料》2025年第3期35-38,共4页王娇娇 
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特质和目标研究”(2023XBY002)。
在黑格尔看来,人类文明的演进就像太阳的东升西落一样,从古老的东方升起,在欧洲达到成熟,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前进。这既是精神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自由”的实现过程。尽管在当今时代创造新的文明形态需要基于对现代性的深刻理解来解决...
关键词:黑格尔历史哲学 文明演进思想 人类文明新形态 
黑格尔历史哲学视域中的文明新形态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3期51-52,共2页李育书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6期,12000字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是与其法哲学紧密相联的,在其法哲学设定中,国与国作为个体彼此处于争斗之中,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摇摆不定的,既没有具有执行力的裁判官来裁判这种关系,也不...
关键词:哲学视域 文明新形态 裁判官 道德原则 历史哲学思想 黑格尔 执行力 
黑格尔历史哲学视域中文明新形态的可能性及其根本意义被引量:1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102-109,共8页李育书 
上海财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在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历史目标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发展和向前推进的,其发展的过程正是世界精神实现的过程,一个国家的最高使命在于使得自己的特殊原则上升为普遍原则从而成为世界历史的一个环节。依此理解,文明新形态首先要摆脱特殊性...
关键词:文明新形态 世界历史意义 普遍性 替代性 
历史有无逻辑——基于《逻辑学》的黑格尔历史哲学再审视被引量:6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57-166,共10页庄振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黑格尔逻辑学视域下现代理性的自我调适研究”(20BZX090)。
黑格尔历史哲学作为一种思辨哲学理论,看似早已过时。但如果撇开后世历史观在表面结论上与它的差异,会发现后世种种解构性历史观虽然秉持尼采“历史服务于生命”这一核心理念,在历史的设定性的揭示方面实际上得益于黑格尔本质逻辑颇多,...
关键词:黑格尔 尼采 世界历史 《逻辑学》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目的论思想试析
《大庆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51-56,共6页叶子犀 胡寅寅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文化认同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CKS019;2020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格尔的民族精神思想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ZXC139。
一直以来,人们对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理性的狡计""逻辑与历史统一"等命题耳熟能详,但对其内涵及更深层次的理论根源缺少挖掘,这源于学界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核心"目的论思想"重视不够。分析黑格尔历史哲学和他的哲学史中关于目的论思想的...
关键词:黑格尔 历史哲学 目的论 理性 
神人交互的精神辩证法与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机制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1年第4期24-26,共3页陈赟 
身为欧洲文明之子的黑格尔早期即自觉面对如何处理启蒙的视角与基督教视角对西方文明自我理解时的张力问题。彼时的黑格尔面临的是双重的分裂:一方面,宇宙经由启蒙理性的祛魅被解离为两个难以连属的部分一一位于此岸的是那已被客体化了...
关键词:欧洲文明 内在世界 生存经验 现象主义 启蒙理性 自我理解 客体化 物理性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个体性存在及其意义——以《世界史哲学讲演录1822—1823》为文本依据被引量:1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40-46,共7页韩志伟 陈治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德国古典历史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问题研究”(编号:17BZX121)。
黑格尔历史哲学总是被人们认为是“理性的狡计”的实施,个体性在其中只是一个外在性的手段,进而造成个体性与总体性的对立。通过对《世界史哲学讲演录1822—1823》的考察可以发现,个体性与总体性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两种因素,而是内在地统...
关键词:个体性 民族 世界历史人物 公民 
神人交互的精神辩证法与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机制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21年第7期18-33,共16页陈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AZX009);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201701070005E00053);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与道德发展智库项目(2014)。
启蒙以来,内在性与超越性的分裂使人与世界内在化了,失去了神性的光辉;上帝则因其彼岸化而成为奥秘。黑格尔以精神的概念重新定义上帝,耶稣基督死后复活的象征成为其思想资源和深层背景。精神兼摄神人,它意味着一种双向的运动,即人的上...
关键词:精神 人与神 上帝与世界 黑格尔 世界历史 
神人交互的精神辩证法与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机制被引量:6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55-69,共15页陈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AZX009);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201701070005E00053);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与道德发展智库项目(2014)。
启蒙以来,内在性与超越性的分裂使人与世界内在化了,失去了神性的光辉;上帝则因其彼岸化而成为奥秘。黑格尔以精神的概念重新定义上帝,耶稣基督死后复活的象征成为其思想资源和深层背景。精神兼摄神人,它意味着一种双向的运动,即人的上...
关键词:精神 人与神 上帝与世界 黑格尔 世界历史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动态个体性及其意义——以《宗教哲学讲演录》的文本为依据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47-55,共9页崔琳菲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黑格尔的人格财产权理论研究”(19BZX015)。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往往被批判是神秘主义的或保守主义的,即只看重绝对精神而忽视个体性。认为黑格尔哲学中本就存在个体性主观因素的学者,也大多将这一个体性视为不证自明的静态存在,从而难以准确理解黑格尔的伦理自由概念。从对《宗教...
关键词:黑格尔 历史哲学 《宗教哲学讲演录》 个体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