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脑瘤

作品数:101被引量:5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天锡陈建屏石松生倪天瑞刘才兴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福建医学院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辽宁省教委科研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医治疗原发性恶性脑瘤经验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5年第1期119-121,共3页廖茂棣 姜欣 黄金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74545);北京中医药大学揭榜挂帅项目(2022-JYB-JBZR-042)。
原发或继发于颅内脑及神经系统的良、恶性肿瘤均称为脑瘤,病理种类超过120种[1]。脑瘤现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肿瘤之一,疾病负担逐年上升。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国2017年脑瘤新发33969例,居全国第11位,死亡17255例,居第10位...
关键词:原发性恶性脑瘤 中医 经验总结 
爸爸的超能力
《快乐语文》2024年第28期36-37,共2页邹中娥 
老金独自一人抚养女儿金今,为了让女儿上更好的学校,他靠着卖炒饭出了一套学区房。然而就在生活终于步入正轨时,老金却被查出患有恶性脑瘤,生命剩余的时间不多了。老金不忍告诉女儿自己生病的真相,装成“外星人”,带女儿回内蒙古找她的...
关键词:恶性脑瘤 学区房 超能力 独自一人 外星人 内蒙古 
小儿恶性脑瘤,绝处有生机
《中国家庭医生》2023年第24期62-63,共2页张美娴 王靖生 
小孩查出脑肿瘤,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整个家庭也因此陷入绝望困境。中国抗癌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儿童肿瘤发病率为万分之一,其中,儿童脑肿瘤的发病率位居第二,仅次于儿童白血病。王靖生医生救治过上百例儿童脑瘤患者,他...
关键词:儿童白血病 恶性脑瘤 儿童肿瘤 中国抗癌协会 脑肿瘤 统计数据 脑瘤患者 发病率 
肿瘤患者应格外注意下肢深静脉血栓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年第12期23-23,共1页李庆东 冯长艳 
今年初,央视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因病离世,令无数人悲痛不已。据公开报道,他是因腿部不适前往医院就医,结果发现患有鳞状细胞癌。这种腿部不适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目前,临床已证实多种常见恶性肿瘤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切相关...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恶性脑瘤 转移性癌 鳞状细胞癌 赵忠祥 肾癌 胰腺癌 肿瘤患者 
用病毒治疗恶性脑瘤
《大科技(科学之谜)(A)》2020年第12期5-5,共1页
不是所有病毒都像你想象的那么坏,它们也有对人友善的一面--当然,前提是我们要善于驾驭。譬如,2017年在南美洲大流行的寨卡病毒,或可用来治疗人类的恶性脑瘤。寨卡病毒最早发现于非洲,通过蚊子或性途径传播。它对孕妇尤为危险,妇女在怀...
关键词:恶性脑瘤 小头畸形 寨卡病毒 病毒治疗 智力障碍 怀孕期间 新生儿 南美洲 
新技术帮助鉴定影响恶性脑瘤发生的关键基因
《现代医院》2020年第6期928-928,共1页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预后很差的恶性脑肿瘤,目前我们对于非编码区的突变如何驱动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知之甚少。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用于鉴定功能性突变及其对与胶质母细胞瘤发展相关的基因的影响...
关键词:恶性脑瘤 胶质母细胞瘤 乌普萨拉大学 恶性脑肿瘤 非编码区 突变 关键基因 功能性 
miR-197-3p调控DMBT1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系增殖、迁移和侵袭被引量:2
《基础医学与临床》2020年第5期644-650,共7页曹邓晗 陈奎生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503221)。
目的探讨miR-197-3p是否通过靶向调控恶性脑瘤缺失1基因(DMBT1)影响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方法RT-qPCR检测健康人甲状腺细胞Nthy-ori 3-1和甲状腺癌细胞SW579、CGTHW-1中miR-197-3p表达;MTT法检测SW579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
关键词:甲状腺癌细胞 miR-197-3p 恶性脑瘤缺失1 增殖 迁移 
咖喱成分可治恶性脑瘤
《保健与生活》2019年第23期58-58,共1页知文 
胶质母细胞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脑瘤,几乎不可能通过手术完全切除,五年生存率不足10%。这种肿瘤的生长速度极快,70%~80%患者病程为3~6个月,病程超过1年者仅10%。即便经过积极治疗,肿瘤也很可能在半年到一年之间复发并快速进展。因此,遏...
关键词:五年生存率 恶性脑瘤 胶质母细胞瘤 恶性程度 完全切除 生长速度 患者死亡率 快速进展 
新型纳米粒子可提高恶性脑瘤治疗效果
《医药前沿》2018年第31期1-2,共2页
美国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新型纳米粒子,能同时将两种药物运送到大脑肿瘤部位,提高对一种死亡率很高的脑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已在动物实验中取得成功。
关键词:治疗效果 恶性脑瘤 纳米粒子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研究人员 肿瘤部位 动物实验 死亡率 
德国科学家发现引起多种癌症的罪魁祸首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7年第9期1137-1137,共1页
来自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发现,代谢酶中的一种氨基酸被替代就是引起多种癌症的罪魁祸首。因此,德国癌症研究所联合海德堡大学医院,拜耳公司共同开发出可以阻止酶改变的合成物,并对小鼠进行了试验,观察该合成物的预想效果。许多...
关键词:拜耳公司 预想效果 德国科学家 海德堡大学 合成物 代谢酶 基因突变 恶性脑瘤 细胞基因 DEHYDROGENASE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