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形态

作品数:56被引量:274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新军刘必林王英俊叶振江方舟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海洋环境科学》《海洋渔业》《海洋与湖沼》《海洋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综合鱼体、耳石形态与耳石微化学的硇洲族和闽-粤东族大黄鱼的种群识别
《中国水产科学》2024年第12期1511-1523,共13页阳敏 秦蛟 古龙 李若静 赵娜 张博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A1515010580);广东省实验室创新领军人才项目(ZJW-2023-01);湛江市海洋青年人才项目(2022E05015,2023E0006)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是中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但由于捕捞过度和遗传多样性丧失,近年来其资源面临严重威胁。为研究刻画硇洲族大黄鱼种质资源的表型特征,本研究利用湛江硇洲族和漳州闽-粤东族的海捕大黄鱼样品,综合鱼体形态、...
关键词:大黄鱼 种群判别 形态 地标点法 耳石微化学 硇洲族 闽-粤东族 
基于多元数据分析2种鱚属鱼类的鱼体和矢耳石形态差异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2期101-110,共10页肖佩怡 张倩雅 江文静 蒋小姿 杨天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00405);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C41022)。
为补充我国鱚属鱼类渔业生物学基础资料,为今后该类群物种鉴定和群体判别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以中国鱚和多鳞鱚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鱼体形态性状及耳石形态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形态学可数性状结果显示,中国鱚和多鳞鱚在臀鳍数(25,24...
关键词:中国鱚 多鳞鱚 形态特征 耳石形态 物种判别 
西沙群岛鹦嘴鱼科耳石形态学物种鉴定的可行性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2024年第3期469-478,共10页康志鹏 李纯厚 李纯然 王腾 赵金发 石娟 刘永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22CXTD530、323MS124和322MS153);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NFZX2021);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课题(2019B030302004-0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3TD1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1SD04和2019TS28)资助。
研究于2018—2021年在西沙群岛海域采集鹦嘴鱼样本,通过传统形态测量法选取的19个耳石形态指标和椭圆傅里叶分析法选取的77个椭圆傅里叶系数对其进行鉴别分析,探究耳石形态在鹦嘴鱼科物种鉴别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仅使用耳石形态指标...
关键词:耳石形态 传统形态测量法 椭圆傅里叶分析法 鹦嘴鱼 
基于耳石地标点法的南黄海和东海小黄鱼种群关系研究被引量:1
《南方水产科学》2023年第6期21-29,共9页梁龙 宋大德 康中杰 张琥顺 李国东 吴晓睿 李冬佳 王淑艳 闫欣 祝斐 熊瑛 
南通市科技项目(MS12022008,MS12022029,MS1202108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802297)。
为比较不同地理群体的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矢耳石形态特征,进一步明晰其种群划分问题,首次应用长于提取形态特征的地标点法探究了南黄海和东海小黄鱼群体的耳石形态学差异。2022年3—12月,于海州湾、吕泗、长江口和舟山渔场...
关键词:小黄鱼 耳石形态 种群划分 地标点法 黄海南部海域 东海 
柳江下游大眼鳜仔稚鱼耳石特征及孵化期推算
《南方农业学报》2023年第11期3416-3426,共11页宋琦亮 徐林 吴志强 黄亮亮 高明慧 何佳洋 刘昊 文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830);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22035050)。
【目的】分析柳江下游大眼鳜(Siniperca knerii)仔稚鱼的耳石形态变化和微结构特征,明确该江段大眼鳜的生长和繁殖现状,为其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22年采集的柳江下游大眼鳜仔稚鱼为试验材料,经50%乙醇麻醉...
关键词:大眼鳜 耳石形态 轮纹特征 孵化期 
南海中南部金带细鲹与长体圆鲹矢耳石外型比较分析
《生物学杂志》2023年第5期54-60,共7页李伟畅 朱国平 王雪辉 林龙山 李渊 杜飞雁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MS156);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7FY201405,2018FY100105);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GASI-02-SCS-YDsum);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1SD14)。
为了解鲹科鱼类矢耳石的形态特征和研究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对南海鲹科鱼类矢耳石的种群分类效果,根据南海中南部水域采集的金带细鲹(Selaroides leptolepis)及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样本,对其耳石进行4种基础形态参数测量后转换...
关键词:耳石形态 金带细鲹 长体圆鲹 机器学习 判别分析 南海 
基于地标点法的3种眶灯鱼耳石形态种间差异性被引量:1
《海洋学报》2023年第9期119-127,共9页庄文鑫 吴荔生 刘巧红 柳淑芳 丁少雄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山东省专项(2021QNLM050103-2);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19B030302004)。
眶灯鱼属(Diaphus)是灯笼鱼科中物种丰度最高,种群数量最丰富的属之一,也是大洋中深层鱼类中的优势类群,但由于外部形态的高度相似,目前对眶灯鱼属的种类鉴定存在较多困难。为探究耳石地标点形态分析法(简称地标点法)在识别耳石形态相...
关键词:眶灯鱼 地标点法 耳石形态 
叶尔羌高原鳅耳石形态探究及群体判别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2023年第4期201-211,共11页王新月 陈生熬 王程欣 訾方泽 常德胜 许豪 李大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635);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西北地区重点水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兵团科技局项目(2017DB003);华中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联合基金(HNLH202006)共同资助。
为进一步开展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arkandensis)不同地理群体分类判别、探明耳石与鱼类生活史的相关机制,本研究基于耳石形态学和鱼类生态学方法,对叶尔羌河、和田河和塔里木河的734尾叶尔羌高原鳅耳石与鱼体的形态指标进行了统...
关键词:叶尔羌高原鳅 耳石 形态差异 判别分析 
海州湾海洋牧场区两种石首鱼科鱼类耳石形态特征与生长特性
《生物学杂志》2023年第4期62-69,共8页张硕 张潇 高世科 孙文 
海州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项目(LYGD20170921025);上海市科委地方院校能力建设项目(21010502200)。
研究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 lucid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耳石的形态特征及主要参数,选用左矢耳石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直线、对数、幂函数和指数函数拟合矢耳石各参数与鱼体生长关系式。结果表明,两种鱼类矢耳石的长、短...
关键词:棘头梅童 小黄鱼 耳石形态 随机森林 海州湾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对秘鲁外海茎柔鱼耳石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
《海洋渔业》2023年第3期267-277,共11页李建华 高春霞 刘必林 王岩 张伊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901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6141);农业农村部物种资源保护项目。
为了解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事件对茎柔鱼(Dosidicus gigas)耳石形态的影响,以不同海洋环境年的秘鲁外海茎柔鱼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ENSO对其耳石形态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海洋环境年,茎柔鱼...
关键词:茎柔鱼 耳石形态 ENSO 年间差异 秘鲁外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