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学

作品数:1272被引量:3549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邢玉瑞许光伟王颖晓鞠宝兆李其忠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民族艺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苏北傩戏对当地戏曲剧种生成与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
《民族艺术》2018年第4期145-151,共7页朱恒夫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傩戏剧本整理与研究"(14ZDB077)阶段性成果
苏北的傩戏历史悠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依凭着有几十个之多的祀神保佑的"会"而繁盛。它有着深厚的观众基础、丰富的剧目和表演技艺水平较高的演员。它为扬剧、淮剧、通剧这些剧种的生成与淮海戏的发展提供了演员、剧目、曲调与...
关键词:苏北傩戏 戏曲剧种 戏曲发生学 戏曲传播 傩戏 
“巫乐”的比较:“以歌行路”被引量:14
《民族艺术》2012年第4期33-44,66,共13页萧梅 
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建设计划项目(项目编号:e05011);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国家重点项目:“仪式音乐的地域与跨地域个案与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9AD004)阶段性成果
巫者以"路"在沟通天人的不同层次穿行,表达了她所生存的文化中人们看待世界的联系观念。每一次执仪,都在某种凭借中浮现"这条路"的结构;而每一次"以歌引路",又经由仪式境域中的"路数"和"行路",在"谁在唱""、向谁唱""、唱什么""、怎么唱...
关键词:歌路 呼应 引路 结构 谱系 发生学 
从中西戏剧的发生看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汪晓云博士访谈录被引量:2
《民族艺术》2006年第1期31-37,共7页廖明君 汪晓云 
关键词:中国戏剧 中西比较 博士 访谈录 民族性 文化 民族艺术 发生学 论文 
从仪式到艺术:中国戏剧发生学被引量:3
《民族艺术》2005年第4期25-36,共12页汪晓云 
傩仪是作为仪式的戏剧。中国民间仪式性戏剧傩戏、目连戏与迎神赛会戏剧都是从傩仪演变而来,作为艺术的戏剧由作为仪式的戏剧演变而来。宋元戏剧是中国戏剧从仪式向艺术转换的关节点,严格意义上的戏剧发生学是从仪式到艺术的发生。傩仪...
关键词:仪式 艺术 作为仪式的戏剧 作为艺术的戏剧 
“方相”与“鐘馗”的发生学研究被引量:6
《民族艺术》2005年第2期45-51,共7页汪晓云 
“方相”与“钟馗”是文献记载中傩仪的主体神,对“方相”与“钟馗”的认识是把握傩仪的切入点之一。从“方相”与“钟馗”的联系与比较中可以看出,“方相”即“方向”的谐音,“钟馗”即“中鬼”的谐音;“方相”与“钟馗”是中国人宇宙...
关键词:钟馗 发生学 认识论意义 文献记载 空间观念 宇宙观念 发展过程 社会历史 傩仪 切入点 “中” 中国人 主体 谐音 顺序 天地 合一 统治  
一字之天地人:"傩"的发生学研究被引量:7
《民族艺术》2005年第1期22-30,共9页汪晓云 
从文字的构成与演变看,"傩"为"难"加上"人",而"难"为"又"与"隹"的组合。由于中国文字的象形特征,又由于甲骨文中"隹"与"又"与帝王的联系,我们不难看出,"隹"与"又"分别取像于原始的鸟图腾与蛇图腾,也就是后来演变而成的凤与龙。从宇宙观...
关键词:天地 发生学 “又” “难” 中国文字 宇宙观念 象征秩序 “人” 甲骨文 蛇图腾 鸟图腾 “天” “地” 合一 演变 傩仪  
西方戏剧发生学的空间意义
《民族艺术》2002年第3期126-135,共10页彭兆荣 
西方戏剧在缘生形态中的空间价值引起了戏剧学家、人类学家、美学家、历史学家们的重视。事实上,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戏剧的空间概念和空间实践早已超越了某个单一学科的知识范畴,而与早期的国家形态、权力格局、城市建设、商贸场所都不...
关键词:西方戏剧 空问 酒神 阐述 发生学 超越 空间 祭祀仪式 美学家 角度 
论戏剧与仪式的缘生形态被引量:10
《民族艺术》2002年第2期121-132,共12页彭兆荣 
戏剧的缘生形态一直为戏剧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美学家们所关注。尽管亚里士多德曾经为戏剧作过经典的论述,但毕竟在戏剧发生学方面仍有一些谜团尚未彻底解开;直到今天仍不少的质疑者、反对者。本文试图从戏剧与仪式的关系入手,...
关键词:古希腊戏剧 剧作 仪式理论 原本 西方戏剧 经典 揭示 祭祀仪式 美学家 发生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