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后王

作品数:75被引量:6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廖名春张德苏刘亮余治平东方朔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荀子统一思想评析
《孔子研究》2025年第2期18-27,157,共11页敦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程朱理学王道论研究”(项目编号:21BZX069)的阶段性成果。
荀子的统一思想是其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荀子看来,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加剧了百姓的困苦,而消除分裂走向统一不仅符合社会普遍愿望,也是历史大势所趋。为此,荀子提出“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的治国理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统一理论...
关键词:法后王 统礼义 一制度 政治哲学 统一 
李斯“从荀卿学帝王之术”探赜
《史林》2025年第1期87-95,218,共10页把梦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王霸论与战国秦汉国家治理思想研究”(21YJC770001)阶段性成果。
《史记》载李斯“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基于荀学的学术旨归,学者对“帝王之术”也产生了不同理解,如黄老君人南面之术、儒家王道学说与战国强兵定胜之法等。实际上,荀子所论“帝王”主要指尧舜圣王,既不是“无为”的黄帝,也不是儒家王...
关键词:李斯 “帝王之术” 荀子 “法后王” 历史书写 
“法后王”:张居正的政治思想与实践
《中国史研究》2024年第2期38-54,共17页田澍 
2018年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支持项目“从张到张居正——明代改革的演变轨迹与经验教训”(2018-4-10)的阶段性成果。
张居正是一位务实的政治家。他的务实性就在于能够客观地看待本朝法度的政治效力,在充分肯定其时代价值的同时,竭力将其付诸实践。张居正认为“法无古今”,以“近民为要”,指斥不切实际的“法古”意识,反对厚古薄今,明确主张“法后王”...
关键词:张居正 “法后王” 明代二祖 明世宗 祖宗成宪 
“法后王”:荀子对孔孟国家伦理的逻辑改造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21-26,共6页李成彬 
在儒家传统思想中,家庭伦理与国家政治伦理重合,所以,在血亲氏族制国家中,一国之君同时也是一家之长,君臣关系就是父子关系。但到了春秋战国,由于血缘氏族制国家向地域国家转型,这种国家伦理思想遭遇困境。面对困境,孔孟选择坚持,而荀...
关键词:法后王 法先王 国家伦理 归纳 演绎 操术 
制造“大儒”:官学一体的理论准备——《荀子·儒效》文本语境下的哲学阐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08-114,213,214,共9页余治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董仲舒传世文献考辨与历代注疏研究”(19ZDA027)、“中国经典诠释学基本文献整理与基本问题研究”(21&ZD055)。
为建构儒家崇拜谱系,《荀子·儒效》在历代先王中寻找资源,塑造“大儒”偶像,以曾经的圣君为最好的取法对象,以礼义为儒者最高的学术追求。其对战国时期儒之流品“雅儒”“俗儒”基本现状的记载,反衬出“大儒”的超越性——真正能够践...
关键词:《儒效》 大儒 荀子 先王 法后王 官学一体 
仁礼观念下的孟荀“法先王”“法后王”之辨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4期51-58,共8页郑治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BZX049)。
在“先王”“后王”的问题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而荀子主张既“法先王”又“法后王”。从儒学发展的内在理路来看,孟荀的这种思想差别,是其仁学和礼学的奠基观念不同使然。前者言“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后者说“先王制...
关键词:仁礼之间 孟子 荀子 法先王 法后王 
从“明分使群”看荀子的社会历史观
《华夏文化》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严曦 
荀子是战国时期赵国人,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他的思想理论既批判、总结了先秦时期各家各派的思想学说,又对秦汉儒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身处社会结构剧变的战国末期,因而他的思...
关键词:儒家思想体系 社会历史观 明分使群 天人相分 战国末期 先秦儒家思想 法后王 战国时期 
政治认同与历史书写:田丰《“孝宣情结”与东汉政治》读后
《秦汉研究》2023年第2期254-257,共4页沈今语 
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CSC)资助
东汉思想家王充《论衡》一书多有对“俗儒”(或“世儒”“儒生”)的批判,认为“俗儒”满足于习得与传播片面的知识、虚妄的传说,并一味地批评汉代政治。王充对汉代成就予以肯定,《宣汉》诸篇即可见之。关于“俗儒”这一表述,需要提及《...
关键词:政治认同 东汉政治 孝宣 《论衡》 历史书写 法先王 法后王 
荀学礼本论--荀子礼论考三则
《阴山学刊》2022年第5期54-60,共7页贝承熙 
荀子后王论、天论、性恶论的理论依据与旨归均以礼作为根本。法后王并不意味着顺应时事,史料可征的先王皆可为荀子取法的对象;荀子的天论并非唯物主义式的宇宙论,荀子之天仍有道德、主宰的意涵;荀子的性恶亦未从形而上层面否定孟子性善...
关键词:荀子 法后王 天论 性恶 礼制 
今天的中国仍需要董仲舒这样的大儒——“2021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研讨会暨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学术年会”开幕致辞
《衡水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I0001-I0004,共4页余治平 陈亚琴(摄影) 
尊敬的赵革书记,吴晓华市长,钮兴辉主席,刘立斌部长,王守忠书记,尊敬的谢遐龄教授,蒋重跃教授,黄开国教授,向世陵教授,景海峰教授,舒大刚教授,尊敬的各位学界同道:大家上午好!新冠疫情还没消退,德尔塔病毒仍在肆虐,我首先向能够冒着生...
关键词:法后王 礼义 董仲舒 生命危险 中华孔子学会 壮士断腕 谢遐龄 吴晓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