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格

作品数:463被引量:2368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莉王丽莎仝伟杨立新彭诚信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政治法律—法学理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罗马法“正义”定义解析及其当下启示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374-377,共4页李憣 滕腾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FXB038);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GJB1320159)。
解析罗马法“正义”定义,可知其自然法、万民法理论中蕴含着“自由权支配权善良公平”的核心价值观,而其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的平台是法律人格。“自由平等博爱”、“三纲五常”的核心价值观,也是通过法律人格平台或反法律人格平台,实...
关键词:罗马法 正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律人格 
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风险及法治应对被引量:18
《学习与探索》2022年第7期61-67,共7页潘志玉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人工智能产品只应作为服务于人类的客体而存在,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必须彰显人的主体地位。在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时代,承认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尤为重要。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伦理风...
关键词:人工智能 法律人格 伦理风险 算法 法治监管 
论人工智能法律主体的法哲学基础被引量:38
《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4期109-121,共13页骁克 
当下人工智能主体学说面临诸多问题,需从法哲学视角予以审视。就人工智能本体而言,其行为具有自主性,不宜纯粹以客体相待;从他者期望视角观察,人工智能拥有道德责任能力,系道德主体。法律主体理论经历了由自然人有限人格到全面人格,再...
关键词:人工智能 法律人格 主体哲学 主体客观化 目的论 
试论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被引量:1
《知与行》2020年第4期39-45,共7页蔡文坤 
人工智能的责任分配与承担尚未有定论,且面临责任分配的证明困难,将运行人工智能损害的责任全部交由生产者、设计者承担在一定情况下过于苛刻。人工智能的逻辑基础与技术构造决定了其能够模拟人类神经系统,高度发展的人工智能具有形成...
关键词:人工智能 法律人格 人工智能特殊人格 
论私法的法理与法理的私法被引量:3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19-29,共11页范进学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加强宪法实施、教育和监督研究”(18JZ03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宪法解释制度比较研究”(17AFX011)
在发生学意义上,法理与私法之间具有最紧密的内在逻辑与外在勾连关系,首先罗马私法的发展与完善深受古希腊罗马自然法之法理的深刻影响,正是古希腊的正义思想孕育了罗马人的个人权利思想,从而为罗马私法提供了基本的个人权利范式与私法...
关键词:法理学 私法 法理 法律人格 
人工智能体有限法律人格论被引量:12
《广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127-132,共6页郭万明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我国对南海享有的历史性权利研究”(Y201738215);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教师智慧教育素养提升方案研究”(jg20180527)。
从法律人格的演进史来看,伦理是将"人可非人"的自然人赋予法律人格的根本动因,"与人不同"和"与人相同"不是肯定或否定人工智能体获得法律人格的理由,而功利主义、社会需要一般被认为是社会组织获取拟制法律人格的原因。因此,人工智能体...
关键词:人工智能体 有限法律人格 社会需要 独立性 
智能机器人应有法律主体资格吗?被引量:20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115-122,共8页成素梅 高诗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019);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8JZD0013)
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工具通常被当作是无任何自主性的人造物来对待,然而,这种法律体系在解决由智能机器人带来的法律问题时会陷入困境。智能机器人具有学习能力和一定的自主决策能力,它们拥有的"智能"是一种分布式的"涌现的智能"。它们...
关键词:人工智能 智能机器人 法律主体 法律人格 分布式智能 
人工智能机器人民事法律责任制度的反思与重构被引量:10
《广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105-111,共7页孙宏涛 郭莹莹 
上海司法智库重大调研课题“人工智能产品法律责任研究”(SFZKKT201907-2).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现行法律亟须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法律地位认定、法律责任归属等问题作出回应。当前世界各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尚且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随着技术的发展,实现强人工智能指日可待。无论是强人工智能机器人还是...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器人 法律人格 法律责任 机器人责任强制保险 
人工智能法律人格问题的思考被引量:9
《云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120-127,183,共9页唐辰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老年慢性病智慧居家服务模式研究”(项目号:15BSH123)的阶段性成果
人工智能体因其主体意识与自主理性的缺失、权利义务的瑕疵及责任承担能力的缺陷,不宜获得完全的法律人格和法律主体地位;而将人工智能体视为纯粹的客体,则过于强调其工具性特征,从而掩盖了人工智能体内部蕴含的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性和主...
关键词:人工智能 法律人格 主体性 法律拟制 
人工智能法律主体资格的法理学分析被引量:5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63-72,共10页王重尧 
弱人工智能的思考能力在某些方面已经可以与人相媲美,强人工智能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出现。若将有智力的人工智能视为工具,可能会贬损理性的重要性;若赋予弱人工智能法律人格,有可能使其控制者逃避相关责任,获取不当利益。现行法体系依...
关键词:人工智能与法 法律人格 伦理人格主义 理性 建构性诠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