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社会

作品数:491被引量:1676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洪涛苏力陈金钊李强李瑜青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律和社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司法研究问答
《法律和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1-54,共54页陈杭平 程金华 戴孟岩 侯猛 侯学宾 刘洋 孙海波 张剑源 朱明哲 
司法研究的现状如何?未来会怎样?我们设计了若干个问题,邀请到九位青年学者来回答。他们来自法理学、法律社会学、法律实证研究、比较法学、犯罪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等不同领域,结合他们自己的研究经历,娓娓道来,从而勾勒出司法研究...
关键词:法律社会学 比较法学 诉讼法学 国际法学 法律实证研究 犯罪学 法理学 青年学者 
复合空间下的法律与城市被引量:4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3-25,共23页於兴中 
复合空间主要包括物理空间、社会空间、规范空间和虚拟空间。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之间存在镜像关系,但并不是绝对同一的关系。社会空间和规范空间有很多相似,甚至重叠之处,但两者又各有自己的地盘和特点。而复合空间则是各种空间的交织...
关键词:法律 城市 空间 信息时代 法律社会学 
法社会学与法经济学的对话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323-341,共19页侯猛 贺欣 张永健 
侯猛:贺老师和张老师都是做实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分别在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接受本科训练,然后留学并获得法律科学博士,都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贺欣在斯坦福大学获得法律科学博士,擅长法律社会学;张老...
关键词:法律社会学 法经济学 法社会学 法律科学博士 纽约大学 张老师 斯坦福大学 法律经济学 
死刑存废的社会科学研究述评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275-293,共19页浦仕通 
社会科学关于死刑存废争议的研究,既有为传统的讨论路径提供依据,也有另辟蹊径的成果。传统的研究进路里,法律与文学、法律经济学、法律人类学和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为争论的各方用于支持自己的立场,此外,法律人类学和法律认知科学还...
关键词:死刑 法律社会学 法律经济学 法律人类学 
个案,抑或修辞——对法律社会学个案研究的审视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194-215,共22页杨锦程 
同样是关注个案,法学对个案的关注和社会学对个案的关注仍然存在差别。前者希望"回归个案",但后者则旨在"超越个案"。以往的法律社会学研究没有注意到这种差别,在研究过程中选择了社会学的方法和立场,使得个案本身成为引入和研究更加普...
关键词:法律社会学 个案研究 修辞性 因果关系 社会学分析 推理方式 研究立场 苏力 定量研究 沈宗灵 
法律社会学的知识处境——从古典的“认识论三元关系”到当代的“双重竞合关系”被引量:1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269-295,共27页蔡博方 
在知识立场上,林端教授的法律社会学并非只素朴地将法律视为社会科学的经验研究对象,而是高度重视法律的"规范性"、"理念性"、"实在性"三种知识面向。透过他关于祭祀公业与司法改革的经验研究,本文重新阅读其中的法律社会学意涵,并试着...
关键词:法律社会学 祭祀公业 林端 理念性 实在性 刑事诉讼制度 民间习惯 知识社会学 竞合关系 人类学视野 
中国律师的跨地域流动被引量:7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26-57,共32页刘思达 梁丽丽 麦宜生 
律师的个体空间流动,如何影响法律职业的整体社会结构?通过在2004~2010年间在中国12个省份的261个访谈、2009年中国法律环境问卷调查、律师年鉴以及其他文献资料,可以解释中国律师跨地域流动的模式、原因、后果及其结构性影响。实证分...
关键词:律师业 中国律师 法律职业 法律服务 法律社会学 移民社会 农村地区 社会分层 空间流动 刑事辩护 
法律服务职业者的行动逻辑被引量:1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190-216,共27页何永军 
刘思达的专著《割据的逻辑: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生态分析》,通过对边疆、战场、高端、后院和雷区五个空间中定界和交换的考察,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市场与国家共生交换的图景,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社会结构与变迁的崭新理论框架,建构出了一个...
关键词:法律服务 芝加哥学派 中国司法改革 定性研究 生态分析 律师事务所 法律社会学 法律职业 帕克 交换关系 
批判与重构:思考林端《韦伯论中国传统法律》被引量:1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296-310,共15页赖骏楠 
林端在《韦伯论中国传统法律》中试图完成批判与重构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该书尝试对马克斯·韦伯有关中国法的一系列命题做出回应;另一方面,该书从法律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并借助对清代州县司法的相关研究,重构了一副中国法律传统的"多值...
关键词:中国传统法律 林端 中国法律传统 法律社会学 多值逻辑 西方法律 现代资本主义 问题意识 现代法律 中国研究 
中国法律社会学的历史与反思被引量:11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25-37,共13页刘思达 
从学术史的角度讲,中国的法律社会学研究绝对可以称得上命运多舛。早在民国时期,孟德斯鸠、庞德、耶林等学者的著作就已经被译成中文,即使是在举国动荡的1940年代,瞿同祖先生依然在西南边陲的简陋条件下写出了旷世之作《中国法律与中国...
关键词:法律社会学 瞿同祖 本土资源 社会学研究 乡土社会 法律与文学 批判法学 法律经济学 苏力 研究传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