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思想

作品数:2590被引量:2811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华友根崔永东曾宪义俞荣根吕世伦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法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法学新古典主义:传统法哲学的创造性转化被引量:4
《现代法学》2020年第3期45-57,共13页屠凯 
法学新古典主义是一种对传统法哲学予以创造性转化的方法。它试图赋予古典法思想现代的分析的形式,促使其以新型且系统的表述,为今天的人们提供实践理据。作为对待古代精神的一种态度和对之处理的方法,法学新古典主义区别于历史社会学...
关键词:创造性转化 传统法哲学 历史社会学 法律思想史 新经学 
法哲学的体系和基本范畴论纲被引量:7
《现代法学》2019年第1期3-17,共15页李步云 
本文是继吕世伦和文正邦两位教授出版的《法哲学》专著之后又一法哲学的体系和基本范畴。包括:法的唯物认识论;法的辩证方法论;法的科学发展观,共二十二个范畴(即章)。截至目前,这是国内外一个全新的法哲学体系和基本范畴,充分体现了马...
关键词:唯物论 辩证法  法律制度 法律思想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论纲——写在《现代法学》首任主编黎国智教授80寿辰之际被引量:16
《现代法学》2007年第5期3-15,共13页付子堂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06JJD820004)的研究提纲与阶段性成果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应当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在国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在中国,通过多年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的铺垫,已经具备了更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黎国智教授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精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社会转型 
寻求“自我”——中国法律思想史的传承与趋向被引量:13
《现代法学》2005年第2期166-174,共9页俞荣根 
从中国法律思想史教材的变化来看,自法学在祖国大陆复兴以来,这一学科的成长过程可以划分为创建、探索、发展三期,虽然各期各有不同的特点,但“寻求‘自我’”是其总特征。这一总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明确研究对象;摆脱机械地以“五种社...
关键词:中国法律史 西方法学 思想史 趋向 揭示 复兴 社会形态 概念诠释 学科 成长过程 
从逻辑学的视角看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被引量:4
《现代法学》2003年第6期40-44,共5页陈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 0 0 2 - 2 0 0 3年度重大项目 (0 2JAZJD72 0 0 1 8)
本文主要从逻辑的角度探讨了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首先 ,分析了逻辑在法律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 ,探讨了西方法律文化中逻辑分析的传统 ;再次 ,指出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非逻辑特征 ;最后 ,探讨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非逻辑特征对...
关键词:逻辑学 法律文化 思维方式 实证主义思想 法律思想 
社会转型与法学研究意识的更新
《现代法学》2003年第4期41-45,共5页强昌文 
中国社会已进入了全面的转型时期,法学家的地位非常凸显。在此之际,法学家和研究要有所为,必须要更新观念和意识。文章强调在新时期必须强化七点意识:主体意识、个性意识、超越意识、批判意识、民众意识、绿色意识、发展意识。
关键词:社会转型 法学研究 主体意识 法律思想 创造精神 批判意识 民众意识 绿色意识 发展意识 
维柯的法社会学先驱思想简论
《现代法学》2003年第3期182-187,共6页王威 
维柯的法社会学先驱思想 ,在发生学意义上 ,主要由历史主义整体论社会观、民族社会法律文化观和社会法律心理理论三部分构成。它来源于自然法 。
关键词:维柯 法社会学 法律思想 历史主义整体论 社会法律心理理论 民族社会法律文化观 自然法 
天人合一境界中的中华法系之美被引量:10
《现代法学》2003年第3期35-39,共5页吕世伦 邓少岭 
文章认为老子的法律观和审美观有着密切的关联 ,老子理想中的法律极有审美意义。进一步讲 ,整个中华法系都具有这一特征 ,这主要是由中国传统世界观造成的。古代中国基本的的宇宙图式是天人合一 ,这一图式又是一个审美境界 ,富于审美意...
关键词:“天人合一” 中华法系 中国 审美 老子 法律思想 
法家的法治学说以及现代借鉴意义被引量:3
《现代法学》2003年第1期36-39,共4页李卓娅 
法家的法治学说随着秦亡而走向沉寂,但是为汉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以“阴法”的形式继承下来并揉入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中支撑中华帝制长达两千余年。其中,一些合理的成分对我们现在的法治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法家 法治学说 借鉴意义 中国 法律思想史 
“善良”为何如此重要?——中西人治思想的一个比较观察被引量:3
《现代法学》2002年第1期5-20,共16页任强 
本文以中西人治思想中的“善良”为线索 ,探讨了人治思想的终极理由及其差异 ,解读了人治理念的实现途径及其困境 ,从而论证了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人治 法律思想 法治 “善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