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音节

作品数:1610被引量:3691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冀飞孟子厚郗昕陈艾婷韩东一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语文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单音节动词非自主用法与消极结果义被引量:11
《中国语文》2016年第2期228-240,256,共13页王楠 
现代汉语中有些单音节动词既有自主用法,也有非自主用法。自主用法产生的是预期的积极结果义,非自主用法出现的往往是非预期的消极结果义。同一个动词,产生积极结果义的自主用法与出现消极结果义的非自主用法不仅词义不同,在句法表现上...
关键词:自主用法 积极结果义 非自主用法 消极结果义 义位 
辉县盘上话的单音节动词重叠被引量:3
《中国语文》2013年第2期107-115,191,共9页王晓培 
辉县盘上话属于晋方言邯新片获济小片。该方言的单音节动词重叠比较独特:(一)重叠后是否变韵与词根语素的音节结构或者声调有关,变韵仅发生在以喉塞音收尾的入声动词重叠时。变韵导致入声舒化以及词根韵母发生变化,而且前后两字同时变韵...
关键词:盘上话 单音节动词重叠 变韵 韵律形态学 
淮阴方言中的“没没VP”被引量:3
《中国语文》2011年第5期439-440,共2页潘登俊 
李文浩(2009)提出,淮阴方言的反复问句采用动词或形容词的重叠形式,这一重叠式主要是由于否定词直接省略或者脱落而成,否定词前后的音节在读音上未受影响。如果提问部分是单音节,直接重叠该音节;如果提问部分是多音节,则只重叠...
关键词:方言 淮阴 动词重叠式 反复问句 VP 单音节 重叠形式 否定词 
汉语单音节定语移位的语义制约被引量:9
《中国语文》2011年第5期410-418,480,共9页柯航 
本文讨论汉语多项定语的粘合式定中结构中居首的单音节定语遵循韵律规则移位时存在的语义制约,提出"语义松紧度接近原则"是移位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居首的单音节定语与中心词的语义松紧度同后续定语与中心词的语义松紧度相差越小的越容...
关键词:多项定语 语义松紧度 语义制约 韵律 
江苏淮阴方言的重叠式反复问句被引量:16
《中国语文》2009年第2期178-179,共2页李文浩 
关键词:反复问句 淮阴县 重叠式 江苏省 方言 单音节 江淮官话 重叠形式 
词义演变中手部动作到口部动作的转移被引量:29
《中国语文》2009年第2期180-183,共4页董正存 
2008年度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手部动作到口部动作的转移"(项目编号:08XNB051)的资助
关键词:手部动作 词义演变 动作动词 单音节 “拉” “提” 本义 汉语 
山西万荣方言单音节亲属称谓词重叠式的特殊用法被引量:1
《中国语文》2008年第1期65-65,共1页薛志霞 
关键词:万荣方言 山西省 亲属称谓词 重叠式 单音节 用法 中原官话 行政区划 
“动+将+补”结构补议被引量:2
《中国语文》2007年第2期149-150,共2页周晓林 
《中国语文》2004年第2期发表了张燕来先生《〈红楼梦〉中的“动+将+补”结构》一文。该文通过“动+将+补”结构在《红楼梦》中的使用情况来研究《红楼梦》,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作者根据《红楼梦》前80回共有18例“动+将+补”结...
关键词:结构 《红楼梦》 补议 《中国语文》 趋向补语 创作时间 单音节 北方话 
关于新时期汉字规范问题的思考被引量:8
《中国语文》2005年第6期540-544,共5页龚嘉镇 
新时期的汉字规范要顺应汉字的性质、规律和信息时代的发展,方向上应该坚持在简明化基础上的规范化,策略上可以把社会用字的通用层面和特用层面区别开来分层规范,规范的重点则需放在现代汉语通用字种的分级定量和简繁对应上。
关键词:现代汉语 通用字种 规范化 《规范汉字表》 单音节语素 文化认同 
安徽泾县方言的“VV 的”重叠式被引量:5
《中国语文》2005年第3期254-254,共1页朱蕾 
泾县地处皖南山区,原属宣州吴语区,如今县城一带日常生活已经基本使用江淮官话,城郊和各个乡还是以使用宣州吴语为主。泾县这两种次方言中同时存在一种特殊的单音节动词重叠。其常用形式是动词重叠以后加上“的”字,成为“VV的”,...
关键词:泾县 方言 重叠式 安徽 动词重叠 皖南山区 江淮官话 日常生活 “的”字 单音节 普通话 宣州 使用 吴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