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接受

作品数:37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肖志钦董瑞兰程贞玫肖翠云吴礼权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黎明职业大学学报》《美与时代(美学)(下)》《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现代语言学》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儿童诗中的词语修辞及其审美功能——以《中国经典儿童诗300首》为例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4年第10期98-102,共5页李文贤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科普项目“云南十八怪系列绘本创编与科普资源库开发建设”(SKPJ202141)阶段性研究成果。
词语修辞是儿童诗审美创造的重要方式,在儿童诗的修辞活动中,不同类别的词语成分,蕴涵着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审美情趣。本文以《中国经典儿童诗300首》中收录的儿童诗作品为主要对象,考察其中的词语修辞及其审美功能,结果表明:叠音词语、...
关键词:儿童诗 词语修辞 审美功能 修辞接受 
接受修辞学视角下的广告符号研究
《现代语言学》2023年第11期5148-5154,共7页辛迪 
本文根据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将广告符号拆分为对象、再现体与解释项。进而将广告符号与接受修辞学结合,对具体的广告进行分析讨论。首先是广告符号特征与修辞接受类型的阐述,通过对具体广告的分析获悉:简洁明了的广告符号易产生修...
关键词:符号 广告符号 修辞接受 
政务微信语言的修辞接受
《新媒体研究》2019年第18期46-48,55,共4页叶惠美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修辞学视域下的政务微信语言研究”(项目编号:NY-2018KYYB-20)的研究成果
学术界大多从言语行为角度研究政务微信语言,关注政务微信该如何说话,对谁说话的问题。但是政务微信语言本质上是一种修辞活动,其言说效果,不仅和表达者有关,接受者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运用接受修辞学理论对政务微信语言的修辞接受进...
关键词:政务微信语言 修辞接受 开放性 社会性 选择性 个体性 
户外广告中身份符号构建及接受分析——以文王贡酒户外广告文本为例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2期42-46,103,共6页韩娜 
文章以文王贡酒户外广告文本为例,运用身份符号相关理论,分析其由部分到整体和两次"图形/背景"倒换构建身份符号的过程,并藉由共通的文化内涵顺利提取社会通用代码,虽逆向表达却让接受者达到正向接受,收到了积极的修辞接受效果,有别常...
关键词:户外广告 修辞分析 身份符号 构建 修辞接受 
从修辞接受探“言外之意”
《北方文学(下)》2018年第3期218-219,共2页王茹 
对“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探讨从先秦时期一直与延续到今天,只有接受者恰当地理解表达者传达的“此意”才能完美实现这一修辞现象。这就需要从修辞接受的角度接受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对接受语境的分析能力。
关键词:言外之意 修辞接受 主观能动性 语境 
论修辞表达与修辞接受的不对等性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8X期156-156,共1页王哲 
一、引言泱泱大国,历史久远,中华文化,历久弥香。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逐渐地更新、不断地进步。汉语"修辞"这个词语最早出现于《周易乾文言》的"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一句中,这里的"修辞"是"修理文教"的意思,在现...
关键词:不对等性 史久远 现代汉语 乾文 会说话 七八 接受者 语言规则 心理障碍 互动模式 
“工农兵”:《文艺学习》(1954—1957)读者修辞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54-57,共4页董瑞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义修辞学视域中的<人民文学>(1949-1999)话语研究"(项目编号:15CZW045);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广义修辞学视野中的当代文学期刊话语分析--<文艺学习>(1954-1957)研究"(项目编号:14YJC751007)
《文艺学习》是一份1950年代重要的文学刊物,在文学青年中曾产生过极大影响。运用接受修辞学分析"读者"的身份符号"工农兵"所蕴含的修辞价值,意在表明:"读者"借助政治力量争取言语交际的主动权,公共领域中"读者"的舆论导向使其自身成为...
关键词:《文艺学习》 读者身份 政治认证 修辞接受 
简析我国修辞学史的重表达轻接受性
《文学教育》2015年第11期134-135,共2页毛晶晶 
我国修辞学研究的历史在总体上是重表达、轻接受的,从修辞学学科萌芽至今,这都是一个公认的现象。从《论语》始,本文简要分析并概括了古今文献中出现的这一现象。
关键词:修辞学史 修辞表达 修辞接受 
《文心雕龙·定势》之“势”的语义建构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5年第4期102-103,共2页程敏 
修辞接受是修辞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修辞话语的意义是接受者赋予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接受者不同,对同一修辞话语的理解可能不同。"势"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设《定势》篇用一...
关键词:修辞接受  
论卡梅伦演讲中的修辞接受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5年第1期73-73,共1页张凤萍 杜婷婷 
演讲是一种艺术,和普通的讲话一样,追求信息的准确传递。文章将借助审美反应学的相关理论和重复修辞的相关知识,解析卡梅伦演讲中的修辞接受特征。
关键词:演讲 审美反应学 重复修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