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讽修辞

作品数:51被引量:16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任晓兵李建军王小平刘思谦夏莹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科技信息》《芒种》《当代修辞学》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叙事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反讽叙事与形象解构——论王朔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叙述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62-66,共5页雷云爽 吕东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当代文论的‘历史化’问题研究”(21BZW056)
王朔小说创作的视角多元复杂,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小说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回顾当代文学史中众多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写作,王朔小说主要聚焦于北京城内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结合颇具京味特色的话语与都市空间,以反讽修辞展现出他们在...
关键词:王朔小说 知识分子形象 反讽修辞 “京味”写作 文学市场化 
论1990年代以来大学叙事中的反讽修辞
《当代文坛》2021年第4期158-163,共6页马建珠 颜敏 
反讽之所以能在1990年以来大学叙事中产生广泛影响,除了社会转型语境下文艺观转型带来的叙事策略调整需要外,还在于反讽的伦理倾向契合了知识分子"祛魅"化的现代性趋势。反讽内涵的复杂性与外延的迁延性决定了其文本形态种类繁多,纷繁芜...
关键词:大学叙事 知识分子 反讽 
渡过生的茫茫江面——解读路内长篇小说《慈悲》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8年第1期23-27,57,共6页唐超 
路内的长篇小说《慈悲》以国营苯酚工厂为观察基点,书写了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工人群体的生存境遇和心灵选择。在时代更迭的历史浪潮中,以陈水生为代表的工人们挣扎于生活的暗川之上,为了存活下去,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保命方式,在...
关键词:《慈悲》 叙述语调 反讽修辞 苦难叙事 悲悯情怀 
沈从文乡土小说叙事中两种修辞模式的映照
《郑州师范教育》2016年第6期71-73,共3页任晓兵 
沈从文乡土小说叙事话语在抒情的层面彰显悲悯,镌写源自非理性和原始性的乡土百态人生,并建构乡村中国的诗意想象;作家并非只驻留于隐喻层面以抒情话语召唤诗意,同时也启动反讽的修辞策略颠覆其抒情话语,从而表明文本叙事中还存在一个...
关键词:沈从文 小说叙事 抒情话语 反讽修辞 伦理关怀 
论《许三观卖血记》的反讽修辞及其效果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年第1期66-66,共1页焦娇 
“反讽是小说中一种最常见的微观修辞技巧。它由于在叙述情节事件、塑造人物形象、显示作者的情感态度上,具有意婉旨微而又深刻有力、耐人寻味的特点,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修辞技巧,甚至被认为是一切叙事文学乃至诗歌不...
关键词:《许三观卖血记》 反讽修辞 修辞技巧 普遍有效性 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 耐人寻味 叙事文学 
文本的冒险:历史碎片拼贴的迷宫——论姜文《太阳照常升起》的后现代叙事被引量:11
《当代文坛》2008年第6期98-101,共4页王小平 
姜文在《太阳照常升起》里以先锋的姿态,挑战传统的电影叙事,颠覆大众惯常的观影经验,把新中国从50年代到"文革"的这段历史拆解开来,又将这些历史的碎片拼贴、缝合在一起,在怀旧的情绪和委婉的反讽中完成了电影文本语义的编织。在这个...
关键词:历史的断裂 文化碎片 超现实主义 反讽修辞 
反讽:结构与语境——王蒙、王朔小说的反讽修辞被引量:21
《小说评论》1995年第5期77-85,共9页南帆 
为一个修辞的辞格,反讽为作家所熟知。不论是叙事还是陈述,许多作家无师自通地使用种种反讽,言在此而意在彼,表层的辞令后面寓有丰富的潜台词,并且使两者之间出现一种嘲弄式的反衬。反讽可以远溯至古希腊,这个术语源出于古希腊喜剧,最...
关键词:情境反讽 王朔小说 王蒙 叙事人 语境 现代主义 价值体系 辞令 言语反讽 总体反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