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文化

作品数:13被引量:10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谭汝为申慧郑洁郑丽娟连晓霞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竹子学报》《社科纵横(新理论版)》《文学教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B站《广场往事》短视频视觉修辞文化解码研究
《影视制作》2024年第1期81-87,共7页张磊 谢婉若 
B站《广场往事》系列短视频的火爆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在罗兰·巴特有关影像的三重信息理论基础上分析其独特的视觉修辞架构,从文化解码的角度进行细致分析。从语言信息、编码图像信息、非编码图像信息三个层次揭示出《广场往事...
关键词:《广场往事》 短视频 视觉修辞 文化 
洪洞地名修辞文化探析
《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第1期225-227,共3页尉钰莹 
地名是一种特殊的专有名词,为了使其指代更加具体,在命名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借助修辞,因此考究地名的命名缘由和结构方式等,有助于我们发现隐匿其中的修辞现象。文章从语音、辞格、语义三方面对洪洞地名进行探析,分析其在命名过程中所用...
关键词:洪洞地名 修辞 文化内涵 
修辞与昆廷·斯金纳的学术身份被引量:1
《当代修辞学》2019年第2期38-44,共7页李瀚铭 刘亚猛 
在被誉为"当代思想家"的著名国际学者中,斯金纳对修辞有着独特而深切的关注。尽管学术界通常认为这种关注所体现的仅是一位政治思想史学家对修辞的工具性兴趣和客体化挪用,对斯金纳著述的审视及梳理所显露出来的学术轨迹并不支持这种认...
关键词:斯金纳 政治思想史 修辞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修辞文化 学术身份 
以“竹”为语素的合成词及其修辞文化阐释
《竹子学报》2017年第4期88-93,共6页郑洁 
竹与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喜欢运用有着广泛用途而且富有文化内涵的竹为词根为各类事物命名。以"竹"为语素的合成词几乎涉及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在中国政治、经济、宗教、文学...
关键词: 合成词 修辞文化 阐释 
修辞文化对中西方政治新闻发布会语言的影响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5年第4期66-67,共2页陈婷 
本文通过比较中西方传统修辞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在中方传统修辞下中方政治新闻发布会语言中的礼貌原则和面子观念,以及在西方传统修辞下西方政治新闻发布会语言中的挑衅性,对于更好地解读新闻语言提供了参考价值。
关键词:修辞学 礼貌原则 面子观念 挑衅性 
汉语吉祥语的修辞文化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25-26,共2页韩华 
文章从修辞选用、修辞语境、修辞功用三大方面来探讨汉语吉祥语的修辞文化内涵。谐音双关、对偶对仗、叠音、象征隐喻等修辞方法常应用于吉祥语当中,而且这些修辞又常与民俗意象、民俗文化紧密相关,从而使吉祥语生动多彩。讲究修辞,就...
关键词:吉祥语 修辞文化 民俗意象 修辞语境 修辞功用 
由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看藏语歌谣、谚语中的修辞文化被引量:1
《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66-67,共2页巴桑 
通过《修辞学发凡》中关于境界、积极修辞的修辞类型的描述,对比出藏语歌谣、谚语中常关注的修辞现象及民族文化特点,从而对藏语歌谣、谚语中常用修辞的独特魅力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关键词:《修辞学发凡》 藏语 歌谣 谚语 修辞 
修辞文化视野中的汉字认知功能被引量:1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第4期154-155,共2页连晓霞 
汉字特点对汉语的修辞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从修辞文化角度探讨汉字的认知功能有助于汉字研究和修辞研究的互为观照。本文主要从汉语的修辞原型、汉语修辞的音律美和汉语修辞的情意化三个方面,分析汉字的修辞认知功能,以期对汉字有一个...
关键词:修辞文化 汉字 认知 
《说苑》方位词对称使用的作用及其修辞文化探析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77-79,95,共4页刘蓓然 刘小秋 
汉语方位词的最基本用法是表处所方位,在古典文献中,方位词对称使用现象突出,如刘向的《说苑》,其功能突破了方位词的基本用法,而具有了夸饰作用、隐喻作用、虚化作用。本文就《说苑》一书方位词对称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对其修辞现象...
关键词:《说苑》 方位词 对称使用 修辞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和修辞文化
《文学教育》2009年第2期98-99,共2页杨凡 郑晗 
修辞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从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的特点以及重要性、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制约联系的关系来阐释。同时对修辞文化研究现状的评述。并且对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修辞文化教学提出...
关键词:修辞 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