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文学

作品数:364被引量:32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樊星刘复生毕光明许子东韩蕊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上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创新突破 笔耕不辍——王兆胜教授的学术研究路径及其反响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4期19-25,共7页左安秋 
如果从1987年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发表《王统照的戏剧观及其创作》算起,王兆胜教授业已在文学研究的园地里耕耘了35个春秋。35年来,王兆胜笔耕不辍,宛如辛勤的园丁,在繁忙的编审工作之余,出版学术著作19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始终...
关键词:反思文学 王统照 戏剧观 王兆胜 师范大学学报 学术论文 学术著作 学术研究 
在反思中回归民心——评秦岭的中篇小说《风雪凌晨的一声狗叫》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7年第4期44-46,共3页李彦文 
秦岭的《风雪凌晨的一声狗叫》是第一部表现计划生育如何影响民生的中篇小说,当然,在此之前有莫言的长篇小说《蛙》,但二者的旨趣明显不同。在《蛙》中,莫言以饱满的细节展示了计划生育烙在民间之躯上的累累伤痕,这种对历史创伤的书写...
关键词:秦岭 《风雪凌晨的一声狗叫》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获奖前后被引量:1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7年第2期62-63,共2页阎纲 
一 张一弓的中篇小说《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发表在1980年第1期《收获》杂志,当时引起了读者的强烈震动。这部中篇小说,人们有充足的理由称它为“暴露文学”的名作之一;可是,它的歌颂却因“暴露”的真切准确而显得更为动人。我们面前被...
关键词:李铜钟 《收获》 《文艺报》 三种人 谌容 反思文学 陈荒煤 文学的历史 张天翼 现代文学 
重识刘再复“性格组合论”兼及近年文学人性论批评问题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2年第2期93-100,共8页牛学智 
价值取向单一化的时代和众声喧哗的时代,在开始阶段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容易被学术命名。中国新时期初期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就属于单一化时代被有效命名的文学现象;而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以及“主...
关键词:伤痕文学 刘再复 批评问题 性格 人性论 “反思文学” 众声喧哗 改革文学 
激昂而盲目的吹奏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0年第7期101-102,共2页张石山 
从这期开始,本刊将连载张石山先生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系列反思文章。新时期文学以小说创作为例,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家和影响深远的作品。小说家张石山作为亲历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曾两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从今天的角...
关键词:新时期文学 张石山 八十年代 “伤痕文学” 问题小说 自我观照 反思文学 李准 载道 贡献者 
王小波的精神立场与历史想象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9年第A6期79-80,共2页李伟华 任雪浩 
王小波是当代重要作家,《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是他的代表作,这两部作品的内容大都是讲述"文革"时期的故事,他在叙述这些"文革"故事时同传统的"文革"叙事有很大的不同。
关键词:精神立场 历史想象 《黄金时代》 反思文学 历史感 小说写作 人物形象塑造 写作立场 个人写作 人类的命运 
文明落差间的心灵风景——重读铁凝《哦,香雪》被引量:8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8年第10期94-98,共5页毕光明 
198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哦,香雪》,是"新时期文学"中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短篇小说之一。作者铁凝没有附和"八十年代"初的反思文学潮流,去讲叙一个文明与愚昧相冲突的故事,而是基于自我感兴,将审美的关照,聚焦于农业文明孕育出来的白璧无...
关键词:铁凝 新时期文学 散文化 文学环境 八十年代 创作思想 反思文学 历史反思 生命形态 讲叙 
孙犁的“另类”作品及其文学史意义——孙犁的《冯前》欣赏被引量:3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8年第10期30-33,共4页樊星 
谈到孙犁老人,人们都十分熟悉他那些风格清新、俊逸的小说,例如《荷花淀》《铁木前传》,熟悉他那些优美的散文,而对他"文革"后的小说成就则评论不多。其实,他的系列笔记《芸斋小说》在他的文学世界中有特别的意义——那是他"文革"记忆...
关键词:文学史意义 芸斋小说 《荷花淀》 铁木前传 新时期文学 反思文学 文学世界 笔记小说 荷花淀派 铁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