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立场

作品数:223被引量:29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丁雯娟庄伟杰艾燕萍张闳李伟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用心感受普通人的忧伤与追求——评喻之之小说集《忧伤的夏小姐》
《长江文艺评论》2024年第6期58-61,共4页杨彬 
《忧伤的夏小姐》是喻之之新出版的小说集,包括《四月的牙齿》《乞力马扎罗的诱惑》《忧伤的夏小姐》《开往仰山小镇的顺风车》《地老天荒》《没有蔷薇的原野》《栾树栾树》等八个中篇。喻之之依旧沿袭着她关注青年人的心灵挣扎与生存...
关键词:乡土世界 写作立场 乞力马扎罗 生存状态 生存焦虑 顺风车 栾树 心灵挣扎 
利簋铭文:武王伐时期的铭文创作
《半月选读》2023年第23期70-70,共1页丁进 
中国文化中的史官传统极其发达。早期诗文二分,其中“文”的创作传统由史官所建立,并且树立了“史传文学”的典范,与青铜器铭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散文一起,构成了中国文学中散文的三座高峰。青铜器铭文与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有显著的...
关键词: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 史传文学 写作立场 青铜器铭文 史官传统 春秋战国时期 叙事立场 
生命美的温情呼唤——沈从文、迟子建写作立场比较研究
《西部学刊》2023年第17期99-102,共4页李甜 
同是致力于文学创作,沈从文、迟子建不约而同地选择拨开纷繁复杂的迷雾从而直指对人类生存本质的深层次进行追问和探索。童心与死亡是两位作家都颇为关注的话题,但沈从文侧重于利用儿童视角“拉开距离”以凝视社会历史的变迁,迟子建则...
关键词:沈从文 迟子建 儿童视角 死亡 个人书写 
荐书
《解放军文艺》2023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走火》是作家北乔关于军旅题材的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收录18篇作品,多年深厚的基层经历和真诚炽热的士兵情怀使作家获得了与众不同的观察视角、丰厚的精神资源和宝贵的写作立场。全书作品以普通营区的兵们为着力点,以兵们的生活为场景...
关键词:短篇小说集 质朴自然 军旅题材 写作立场 观察视角 蕴藉 温婉 
梅杰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的“重写”立场
《博览群书》2023年第3期68-70,共3页申利锋 
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已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并以其丰沛的成果、曲折的流变、繁多的元素等,为研究者留下了广博的阐释空间。在考察中国儿童文学的演变进程时,学者们从不同的文学史观念、写作立场、评价标准等出发,对其...
关键词:中国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史 文学史观念 写作立场 阐释空间 演变进程 评价标准 重写 
诗在被动中朝向主体的解放——读木叶的十四行诗
《青年文学》2023年第2期145-151,共7页楼河 
就今天追求及物性的经验主义写作立场而言,木叶的这些诗坚持了萃取和提炼的方式,而不是用灰度直接回应了世界的芜杂,这既让他的诗具有精致的美感,也隐含着一种如利奥塔所说的思辨性的元叙事,指向了对世界的整体化的认识,而这种认识隐含...
关键词:元叙事 利奥塔 写作立场 十四行诗 主体解放 整体化 及物性 思辨性 
排何在人生的空地上——谷禾诗集《世界的每一个早晨》阅读札记
《诗潮》2023年第2期21-26,共6页陈啊妮 
谷禾在他的诗歌中对于生命和时间的不确定性有着深刻的体会和呈现。这里的“生命和时间”核心一直围绕着人文、世相、时代、现实,以及更辽阔的个人精神图景,诗人言外之意的“早晨”,绝非仅是自然表象,更是精神“早晨”的唤醒,这才是其...
关键词:写作立场 世相 理想主义者 思想认知 言外之意 四重奏 不确定性 杜甫 
论杨绛散文中的知识分子写作立场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6期150-152,共3页李天然 于沐阳(指导) 
杨绛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在翻译家、学者、作家等三位一体的角色中流淌着无形的伤痕,这不仅显示了江南水乡与北京文化的交替碰撞,还侧面体现出女性知识分子的温婉多愁和西方人文主义所倡导的自由民主精神。研究杨绛的散文创作态度等问题,...
关键词:知识分子 文化融合 边缘化 杨绛 散文 
新世纪文学与延安文艺传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5期64-65,共2页张欣 
人民性、纪实性、民族性是新世纪文学的三个重要特征,这三大特征与延安文艺传统一脉相承。新世纪文学继承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精神内核,发展并创新了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原则、强调人...
关键词:新世纪文学 当代文艺 延安文艺 文艺创作 写作立场 民间文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理论 
百年孤独(中)
《中学生百科》2022年第14期26-30,共5页李兰 松鼠(图)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魔幻现实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拉丁美洲还处于人类早期文明阶段的土著,用古老而又传统的迷信眼光来审视来自现代文明的器物和观念时,就会不由自主地用他们的逻辑来诠释这一切,这就像在现实的上空装了一层有哈哈镜效...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 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 写作立场 早期文明 现代文明 拉丁美洲 历史背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