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散文

作品数:396被引量:11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小敏昝风华程日同林喦韩传达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大学渤海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隐含读者看商周历史散文中“实录”的演变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26-30,90,共6页王秋萍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商周散文中的‘实录’叙事研究”(批准号:GD23YWZ02)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实录”是古代历史散文优劣的重要评价标准,也是我国史官崇高的精神追求。目前,学界对其多追溯至春秋时期,以晋国史官董狐等人为代表。事实上,中国史官文化源远流长,春秋史官的实录应是史官书写体系演变的结果。从甲骨卜辞看,殷商时期...
关键词:隐含读者 商周 历史散文 实录 
王尧历史散文的影像化阅读——以《日常的弦歌:西南联大的回响》为例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6期213-219,共7页陈悦 
江苏省哲学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日本所藏中国电影的史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3YSB007);江苏高校哲学社科重大项目“中国电影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研究(1968-2023)”(项目编号:2023SJZD109)的阶段性成果。
王尧的历史散文集《日常的弦歌:西南联大的回响》以散文式独特的叙事结构回溯了五四以来的文化精英裹挟在历史时代洪流中所保持的精神气度和卓越风姿。从镜头语言、蒙太奇式的剪辑组接、风格化的构图以及画外音等影像呈现方式,通过文学...
关键词:王尧 《日常的弦歌:西南联大的回响》 散文文本 影像化 
还原“活的”历史人物及“非虚构”圆整再现——评陈歆耕的历史题材非虚构写作
《南方文坛》2024年第4期88-91,共4页郝雨 
一、历史不可虚构,历史如何“非虚构”?在文学体裁的大家族中,虚构、想象、“神与物游”和“高于生活”的创作,当然是文学的本体状态。但也一直同时存在多种不属于虚构及纯粹想象的品类,大概可以列出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传记文学、...
关键词:神与物游 纪实文学 非虚构 传记文学 历史散文 报告文学 文学体裁 历史题材 
荐书
《红岩春秋》2024年第2期80-80,共1页
《风起陕甘宁》本书为作者受邀踏访陕北后形成的一部历史散文,从历史地理学、政治经济学等多层面,讲述作者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命题的认识。全书从“陕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
关键词:历史地理学 历史散文 历史命题 马克思主义 中华文明 中国近现代 陕甘宁 多层面 
一鼓作气 大义灭亲 春秋智库的高光时刻
《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2期105-111,共7页李思达 
后人常夸奖《左传》不仅是史书,更是一部历史散文杰作,此言绝非虚誉,翻开《左传》首篇,精读发生于隐公元年(前722)夏五月的《郑伯克段于鄢》,人们就能看到一段栩栩如生的“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历史散文 大义灭亲 《左传》 非虚构写作 
利簋铭文:武王伐时期的铭文创作
《半月选读》2023年第23期70-70,共1页丁进 
中国文化中的史官传统极其发达。早期诗文二分,其中“文”的创作传统由史官所建立,并且树立了“史传文学”的典范,与青铜器铭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散文一起,构成了中国文学中散文的三座高峰。青铜器铭文与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有显著的...
关键词: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 史传文学 写作立场 青铜器铭文 史官传统 春秋战国时期 叙事立场 
伍立杨历史散文的形式探索与审美效果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2期96-103,共8页刘婧 周毅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课题“21世纪中国文学史论”(skcb201401);四川大学学派培育项目“创意写作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
长期以来,伍立杨的散文创作备受瞩目。以其代表作之一《铁血黄花》为例,从语言、修辞、章法三个角度探析伍立杨历史散文的文体实验及审美效果。语言上,伍立杨善用文白夹杂、骈散结合、雅俗互补三大技法,使得语言古雅而晓畅、辨识度极高...
关键词:《铁血黄花》 伍立杨 历史散文 形式探索 
拨开历史的褶皱——评夏坚勇长篇历史散文《东京梦寻录》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年第5期108-112,共5页田振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中国乡土文学与农村建设运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1&ZD261);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江苏长篇小说的‘新现实主义’审美书写研究”(项目编号:22ZWC003)阶段性成果。
历史散文具有“宏大与磅礴的生命力,历史的融入某种程度上挽救了散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散文不再局限于过于狭小的格局,走向一种恢弘与大气”。历史散文的写作需要作家具备更为开阔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夏坚勇就是一位能够持续深...
关键词:历史散文 夏坚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大运河 新世纪初 散文创作 卓越成就 东京梦 
文化的魅力经久不衰——高宏斌《西部文化十二讲》序
《书屋》2023年第8期87-90,共4页曾纪鑫 
与宏斌先生相识已经十多年了,但真正认识他,还是近两年的事。我们虽供职于不同单位,但同属文化系统,便时有交集。他十分活跃,担任作曲、指挥、编剧,撰写主持词等,身兼多职,忙忙碌碌。我们见了面,也就点点头,握握手,寒喧几句而已,从未深...
关键词:陈化成 历史散文 主持词 文化 经久不衰 
南帆历史散文的智性突破--兼论中国当代散文的历史叙事被引量: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34-144,171,共12页吴青科 袁勇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散文的现实关怀与文体变迁研究”(22JJD750026)。
当代历史散文沿袭并开拓了散文的智性传统。在南帆等人的散文作品中,“历史”不仅意味着一种叙述策略、一种主题,同样意味着一种智性的向度,孕育着散文发展的某种新趋势。南帆在历史叙事、人文思考、人格塑造、现实关切等方面进行了新...
关键词:南帆散文 智性传统 历史叙事 历史智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