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味

作品数:401被引量:1281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于建伟黎雷张可佳陈忠林杨敏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给水排水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微气泡臭氧-BAC去除典型嗅味物质的效果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第23期49-56,共8页马纯宁 王永磊 马汇源 刘宝震 李佳宁 韩延镇 王磊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203704、2022YFC3203705);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TZXD019)。
为了解决黄河下游湖库水源水中2-甲基异莰醇(2-MIB)和土臭素(GSM)等嗅味物质超标问题,开发了微气泡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MBO3-BAC),该工艺能提高臭氧传质效率和利用率,并能有效应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出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关键词:微气泡臭氧 生物活性炭 嗅味物质 阴离子 有机物 
多水源供水条件下的嗅味复合效应及综合去除效果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第21期34-42,共9页张孝洪 赖浩林 张可佳 傅舟跃 吴小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20360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R24E080003)。
多水源供水模式会增加水中嗅味问题的复杂性。为研究多水源供水条件下多种嗅味之间的复合效应及多种嗅味物质共存对工艺除嗅效果的影响,采用嗅觉层次分析法(FPA)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嗅味类型之间...
关键词:多水源供水 嗅味 复合效应 除嗅能力 
臭氧-上向流BAC工艺对常规及新污染物的控制效果被引量:1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第3期1-8,共8页宋欣 李燕君 黄慧 刘奋强 许钊 王延益 杨锴 张锡辉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2B0111130001)。
为了解“臭氧-上向流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对新污染物及其他痕量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深圳市某深度处理水厂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研与监测。结果表明,该深度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常规污染物,在一年的监测期内,其出水CODMn、TOC与氨氮...
关键词:自来水厂 深度处理 臭氧-上向流生物活性炭 可同化有机碳 嗅味物质 新污染物 
搅拌棒吸附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嗅味物质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顿咪娜 王明泉 陈燕 宋艳 孙韶华 贾瑞宝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CXGC0114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200802-03)。
建立了搅拌棒吸附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水中土臭素(GSM)、2-甲基异莰醇(2-MIB)、2,4,6-三氯苯甲醚(2,4,6-TCA)、2,3,6-三氯苯甲醚(2,3,6-TCA)、2,3,4-三氯苯甲醚(2,3,4-TCA)、2-异丙基-3-甲氧基吡嗪(IPMP)、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IB...
关键词:搅拌棒 吸附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嗅味物质 
亚铁/H_(2)O_(2)高级氧化协同矿化技术用于水厂改造被引量:1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第24期100-105,共6页王长平 王凤鹭 陈海松 谭家昌 范漳 黄婷婷 陈虹 覃恺 
为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对嗅味物质的去除,提高供水安全的保障能力,针对深圳市原水水质特征,设计了亚铁/过氧化氢(H_(2)O_(2))高级氧化协同二氧化碳/石灰的水厂升级改造工艺,并用于深圳市H水厂的工艺改造。结果表明,改造后出厂水水质整体明...
关键词:嗅味物质 亚铁/过氧化氢高级氧化 低碱度 低硬度 矿化 
HS-SPME-GC-MS/MS测定16种硫醚类嗅味物质被引量:6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第6期132-138,共7页郭巧媛 王春苗 孙道林 郭庆园 苏命 杨敏 于建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52070185);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70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M680709)。
针对可导致饮用水中腥臭味/沼泽味/腐败味的硫醚类物质,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联用,建立了可同时快速分析水中16种硫醚类嗅味物质的方法。对萃取纤维类型、盐浓度、萃取温度、萃取和解吸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
关键词:饮用水 嗅味物质 硫醚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太湖某饮用水厂嗅味物质迁移特征解析被引量:2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1期57-63,共7页杨舒 吴梦怡 王慕 高志霖 王瑞杰 王远 唐玉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776224);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1-002)。
针对近年来水源地嗅味物质频发、严重威胁饮用水水质安全的问题,对太湖某饮用水厂进行了从原水到出厂水的全流程检测,分析了原水中嗅味物质的来源、含量变化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并探究了其在水处理工艺中的去除规律。原水中的主...
关键词:饮用水厂 嗅味物质 环境因子 水处理工艺 
饮用水中典型嗅味问题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22
《中国给水排水》2020年第22期82-88,共7页郭庆园 王春苗 于建伟 丁成 陈天明 李朝霞 李璇 马卫星 杨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707117、5177860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M631602);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5ZX07406001、2017ZX07207004)。
嗅味是评价饮用水水质的最直观指标之一,有效识别饮用水中的嗅味、解析嗅味产生原因以及控制嗅味,对供水行业的水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饮用水中常见的嗅味类型、产生原因以及针对性的控制技术进行了总结,全面阐述了从源头到龙头过...
关键词:饮用水 土霉味 腥臭味 鱼腥味 化学味 嗅味物质 
正磷酸盐和硝酸盐对颤藻生长及产嗅特征的影响
《中国给水排水》2019年第17期50-55,共6页朱厚亚 刘波 张凌云 赵莉 张德明 
以分离自深圳市某原水水库的颤藻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不同正磷酸盐和硝酸盐浓度条件下的生长及产嗅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颤藻对正磷酸盐的适应范围较宽,在浓度为0.05~5mg/L范围内均能生长,且正鱗酸盆浓度为0.5mg/L时最适宜其生长;低硝酸...
关键词:颤藻 正磷酸盐 硝酸盐 嗅味物质 
饮用水特征嗅味物质识别与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
《中国给水排水》2019年第12期I0036-I0038,共3页 
嗅味是广大消费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水质问题,也是我国饮用水中普遍存在、影响供水水质达标的主要问题之一。保证饮用水无异嗅异味,是供水企业和行业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由于现有饮用水嗅味评价方法的局限性,饮用水嗅味特征以及具...
关键词:嗅味物质 物质识别 饮用水 控制 特征 技术 水质达标 供水企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