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性

作品数:556被引量:63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肖楠方小莉邱小轻汪正龙张清华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外国文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绝望》对纳博科夫艺术创作观的阐释被引量:3
《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54-60,共7页汪小玲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科研项目基金"项目成果之一
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文学创作处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型的时期,他独特的艺术创作观及其在作品中的深刻揭示有效地推动了这一转型。纳博科夫根据自己早期俄文小说改写的作品《绝望》是一部精心策划的小说,以表面引人入胜的故事传...
关键词:《绝望》 艺术创作观 虚构性 原创性 纯洁性 
《声誉之宫》——乔叟对诗歌创作的探索被引量:3
《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30-35,共6页肖明翰 
在意大利文学和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下 ,乔叟对自己的创作、对英诗的发展和文学的本质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他这时期的重要著作《声誉之宫》就是其探索的艺术体现。在诗里 ,作者既揭示了文学作品的虚构性质 ,也强调现实生活...
关键词:乔叟 诗歌创作 文学 诗史 广泛 虚构性 创作观 本质 艺术 思潮 
康拉德:听众与谎言——《黑暗的中心》叙事结构与阅读效应被引量:3
《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74-79,共6页刘立辉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黑暗的中心》(Heart Of Darkness)面世后,引起西方评论界强烈的反响,被认为是本世纪最深刻有力的一部中篇小说。它与康拉德的其它名篇一道,有力地推动了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使康拉德成为与劳伦斯、乔伊...
关键词:《黑暗的中心》 约瑟夫·康拉德 叙事结构 未婚妻 叙述方式 叙述者 阅读经验 叙述结构 虚构性 英语小说 
娃娃阿比:残疾人与中外非虚构文学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1期82-89,共8页高仕 
疾病是一种经验、一种考验:对自己、对家人。就笔者而言,“少年不识”的“愁滋味”便是初识于周岁爱女的先天性心脏病。那时正着手“中西非虚构文学批评”项目,感慨残疾人的创作热情之余,自己也忍不住从日本《每日新闻》上翻译一位心脏...
关键词:虚构文学 非虚构性 小说创作 台湾 创作热情 女作家 长篇小说 散文 太阳 弗洛伊德 
文学,在流动变异过程中——四本外国文学理论著作比较研究之一被引量:2
《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3期85-90,共6页刘安海 
文学是什么?怎样理解文学的本质?这类问题往往最能表现人们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观念。它们又最为集中地体现在《文学理论》、《文学原理》这类著作当中。摆在我们而前的四本文学理论著作:美国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苏联波斯彼洛...
关键词:文学作品 比较研究 虚构性 西方现代文学 洛夫 二十世纪 现实生活 语言艺术 艺术家 文学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