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哲学

作品数:242被引量:17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王金福潘峻岭冷琳琳俞吾金仰海峰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主谓颠倒”与范畴转换:哲学革命的先声——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发展》2024年第8期74-76,共3页董邦源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主谓颠倒”的唯物主义改造,将运动的主体由思辨的精神改为对象性活动的人。由此,马克思将辩证法的核心范畴由“否定之否定”转变为“对立统一”,从而深度改造了黑格尔的辩...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费尔巴哈哲学 黑格尔的辩证法 对象性活动 否定之否定 新唯物主义 黑格尔哲学 对立统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费尔巴哈哲学局限性的明确指认被引量:2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4年第3期62-70,共9页范迎春 卜祥记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公开批判集中发生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是学界公认的一个理论事实。但是,该提纲尤其是提纲的第一条绝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它的理论源头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并集中体现于“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费尔巴哈 人本学唯物主义 抽象形式 批判的形式 
《1844年手稿》对费尔巴哈哲学的第三重超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92-99,共8页廖优 张瑜 
2024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024-ZDJH-239)。
马克思赋予了人的本质以新的内涵,这一主题可以视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实现的对费尔巴哈哲学的第三重超越,前两重超越可以概括为“回归自由自觉的活动”与对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批判。尽管马克思在形式上借用“人的类本...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的类本质 受动性 活动性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扬弃
《哲学进展》2023年第8期1482-1487,共6页王茜 
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问世了,在这个包含着世界观的天才的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中,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人本主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践的观点和新唯物主义的观点。以《提纲》为蓝本、时间为线索,通过马克思对费尔巴...
关键词:德国古典哲学 费尔巴哈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坚持自我革命的哲学基础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64-66,共3页朱家林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年度课题“以人民为中心与跳出‘历史周期率’(课题编号:20QN06)”的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我们把握时代脉络、解答时代之问、破解时代难题的有力武器。立足哲学视角,对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在哲学层面理解坚持自我革命的哲...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黑格尔哲学 费尔巴哈哲学 自我革命 否定之否定规律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与超越——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引量:1
《求知》2022年第7期56-58,共3页魏艳芳 卢晶颖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完成的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尽管《提纲》只有十一条,不足1500字,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却具有十分特殊的历史地位。在《提纲》中,马...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费尔巴哈哲学 唯物主义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新唯物主义 批判与超越 科学世界观 
论马克思新世界观建构中的施蒂纳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5期35-36,共2页马军海 
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许多研究者皆以为马克思同费尔巴哈哲学的决裂是一个“决定性时刻”。在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的时候,人们把研读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部分,甚至以为马克思和...
关键词:费尔巴哈哲学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 思想发展过程 施蒂纳 新世界观 《形态》 决裂 
“感性第一性”与“感性的活动”的区别——兼论马克思哲学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0年第4期106-112,共7页殷逸枫 
"感性"是把握马克思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内在差异的重要概念。费尔巴哈以"感性"取代"理智"和"思维"在哲学中的基础和前提地位,实现了对近代思辨哲学的感性转向,并确立起"感性第一性"的思维范式。然而费尔巴哈却就此止步。马克思则在这一...
关键词:感性 直观 感性第一性 感性的活动 
论费尔巴哈哲学对辩证法的运用--兼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继承和超越
《江苏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172-180,共9页夏钊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当代马克思新辩证法阐释及其黑格尔哲学背景研究”(6320205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当代马克思‘新辩证法学派’的理论与思想史效应研究”(2020M670638)阶段性成果。
费尔巴哈哲学长久以来一方面被定位为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另一方面被评判为类似于18世纪素朴的法国唯物主义。这里显然存在矛盾:一个是后黑格尔的吸收了辩证法的理论,另一个是前康德的非辩证的理论形态。那么该如何解读费尔巴哈真正的理...
关键词:辩证法 世俗化 主体性 否定性关系 对象性的感性活动 
重新认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结合问题——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继承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20年第2期217-227,共11页周龙辉 
在阿尔都塞“断裂论”、马克思早期著作“不成熟论”等的影响下,费尔巴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实际上消失了。问题的症结在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与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之间的差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这种差别中所包含的费尔巴哈...
关键词:费尔巴哈 霍尔巴赫 唯物主义 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