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系统关系

作品数:20被引量:15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孝兵诸立新晏鹏江建平何静欣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农业科学》《四川动物》《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黑龙江畜牧兽医》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基金安徽省省重点实验室科研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福建蛇类新纪录——黄家岭脊蛇
《野生动物学报》2024年第1期228-230,共3页章铁睿 龚宴安 杨典成 黄汝怡 黄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1968);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752017)。
2023年4月25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6°25’52’’N,119°1’52’’E;海拔1 026 m)采集到蛇类幼体1号(标本号HSR23021,现保存于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通过形态比对和线粒体COI基因序列重建分子系统关系,确认其为闪皮蛇科(Xenod...
关键词: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 分子系统关系 新纪录 福建省福州市 蛇类 闽侯县 
南极鱼亚目鱼类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学被引量:3
《中国水产科学》2021年第11期1396-1405,共10页姜郦轩 张吉昌 樊钢洲 李昂 柳淑芳 庄志猛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专项(2018SDKJ03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406800);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海洋渔业生物资源收集与保藏”和“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科研支撑”
以南极海域"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The Commiss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Antarctic Marine Living Resources,CCAMLR)48.1、48.2和48.3亚区的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渔业兼捕所得97份南极鱼样品为研究对象,经形态学特征分...
关键词:南极鱼亚目 COI基因 DNA条形码 遗传距离 分子系统关系 
基于ITS和cpDNA序列的梭梭和白梭梭物种分化被引量:12
《林业科学》2019年第3期43-53,共11页孙芳芳 聂迎彬 马松梅 魏博 吉万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61007; 41261011);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大学)开放基金项目(CSBAA2015014)
【目的】基于nrDNA和cpDNA 2种基因,探讨中国同域分布的梭梭和白梭梭的物种分化,分析2种基因的单片段及其片段组合对2种植物的物种鉴别力,并分析生态位分化的程度及其对物种进化的影响,为梭梭和白梭梭的系统发育和谱系地理等研究提供基...
关键词:梭梭 白梭梭 ITS序列 cpDNA序列 物种分化 分子系统关系 生态位分化 
基于线粒体基因的广西变色树蜥种群分子系统关系与遗传多样性被引量:2
《四川动物》2017年第5期519-530,共12页韦筱媚 刘凡 颜琳妙 潘亚姐 张月云 赵成坚 徐永莉 李力 黄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559);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GXNSFBA118113)
物种分子系统关系是进化生物学领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测序分析了来自广西等地90个变色树蜥Calotes versicolor的ND2-tRNA基因片段,分析了不同地理种群的单倍型、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F_(st))和历史动态,构建了单...
关键词:树蜥属 系统发育 分子进化 种群历史动态 谱系地理 
基于CO I及Cyt b基因的6种蜚蠊分子系统关系被引量:8
《广州化工》2016年第10期48-51,共4页陈壮志 何苗 张成桂 杨红 闫爽 赵海荣 李成功 巫秀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60679);药用特种昆虫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项目编号:云发改高技[2015]395);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发展专项资金([2013]1527);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项目([2012]1956);云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项目([2012]25);云南省昆虫生物医药研发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项目编号:2015DG030)
对美洲大蠊等6种蜚蠊的线粒体CO I和Cyt b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6种蜚蠊的CO I基因片段长度为659 bp,共存在221个核苷酸位点变异,变异率为33.54%;6种蜚蠊的Cyt b基因片段长度均为433 bp,共存在154个核苷酸位点变异,变异率为35.57%。本文...
关键词:美洲大蠊 线粒体 CO I CYT b 分子系统树 
基于rpl16序列的中国野牡丹属植物分子系统关系初探被引量:1
《广东农业科学》2015年第13期135-139,共5页白岳峰 李淑娴 江鸣涛 吴沙沙 翟俊文 彭东辉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J01085)
针对目前中国原产野牡丹属植物系统关系存在的争议,采用叶绿体基因上的rpl16序列,以野牡丹科野牡丹属之外的3个属4种植物为外类群,对中国野牡丹属植物进行了分子系统关系研究。结果表明,rpl16序列在野牡丹属植物中没有足够的变异位点,...
关键词:野牡丹属植物 rpl16序列 分子系统关系 
从mtDNA的控制区序列变异分析松鼠(S.vulgaris)和日本松鼠(S.lis)的分子系统关系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年第12期229-233,共5页刘铸 刘欢 解瑞雪 陆子秀 
黑龙江省教育厅青年学术骨干项目(1252G060);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138);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攻关课题项目(2012)
为了进一步明确松鼠和日本松鼠系统分化关系,研究利用线粒体控制区的251bp或252bp序列,对松鼠10个亚种和日本松鼠共43个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具有38个单倍型,分化指数和遗传距离的结果均表现出日本松鼠和松鼠10个亚种存在明显分...
关键词:松鼠 日本松鼠 线粒体DNA 控制区 分子系统学 
生物古地理、分子分异时间及化石纪录:古中华貂在内蒙古阿巴嘎旗晚中新世宝格达乌拉组的新材料(英文)被引量:5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2年第3期293-307,共15页王晓鸣 曾志杰 竹内哲二 
the 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Patterson Memorial Grant for fieldwork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Young Explorers Grant,United States Fulbright Program,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the Evolving Earth Foundation;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GrantNo.2012CB821900);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o f China(GrantNo.40730210)~~
北美现生的潘氏貂Martes pennanti(荷兰殖民区俗名fisher,北美印地安土著俗名pe-kan)传统被归入貂属(Martes)。20世纪70年代初Elaine Anderson首先认识到北美fisher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中国山西保德晚中新世的古中华貂M.palaeosinensis。...
关键词:内蒙古 中新世保德期 宝格达乌拉组 古中华貂 狼獾 动物地理 分子系统关系 分子钟 分异时间 
皖北黄牛MHC基因遗传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关系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14期8648-8649,8666,共3页魏磊 杜永才 王玉民 
宿州科技攻关项目(2009021)
[目的]研究皖北黄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起源进化。[方法]采集50个皖北黄牛和14个地方黄牛品种的血样,根据黄牛MHC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对50个皖北黄牛个体和14个地方黄牛品种个体的MHC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分析,检测...
关键词:皖北黄牛 MHC基因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基于COⅠ、COⅡ和Cyt b基因部分序列研究斑粉蝶属(鳞翅目,粉蝶科)分子系统关系被引量:9
《动物分类学报》2010年第3期504-517,共14页倪艳 诸立新 王忠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359);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KJ2009B015资助
为了探讨斑粉蝶属Delias的系统发生关系,对中国产6种斑粉蝶21只标本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基因(约653bp)、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OⅡ)基因(约677bp)和细胞色素b(Cytb)基因(419bp)部分序列进行了分析(共1749bp)。其中有355个变异位点,35...
关键词:鳞翅目 斑粉蝶属 COⅠ基因 COⅡ基因 Cytb基因 系统发生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