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文人

作品数:80被引量:5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章尚正姜玉芳张忠纲卢元昕张德顺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郑振铎的文学理想与研究实践
《中国文学年鉴》2019年第1期905-908,共4页刘跃进 
引言1958年10月8日,郑振铎参加当时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文学研究所的学术批判会,并准备了一篇发言稿,说:“这次整风,有机会检查自己的缺点,对自己和别人都有好处”。文章回顾了自己幼年时的读书情况,“五四”运动前后的思想变化,同时说...
关键词:文学理想 郑振铎 中国科学院 封建文人 文学批评观 发言稿 学术批判 文学研究所 
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苏轼作为封建文人的思想突围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21期279-280,共2页金永菊 
苏轼,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全能型的作家,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存在。他的成就,如果非要用某个形容词来概括,那能想到的,也只有苏轼了。这一切,都足以代表了他的难以逾越。
关键词:封建文人 苏轼 突围 中国文学史 全能型 形容词 作家 
由《玉娇梨》之苏友白观明末清初文人的理想婚恋观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9年第6期88-89,共2页李燕分 范学新 
《玉娇梨》是明末清初封建文人荑秋散人所著的一部才子佳人小说。本文尝试通过对《玉娇梨》中苏友白婚恋观的研究,再结合明朝中后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以及明末清初封建文人的实际遭际,以此来窥探明末清初封建文人理想的婚恋观。
关键词:《玉娇梨》 明末清初 封建文人 理想婚恋观 
国学.知礼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18年第8期90-90,共1页
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金旬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有诗云“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何等雄伟、豪迈,每吟此旬...
关键词:知礼 国学 封建文人 农民起义 陶渊明 菊花 黄巢 领袖 
胡适的经济生活
《读书文摘》2017年第12期66-70,共5页陈明远 
清末民初的30年间,经过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两代文化人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以“启蒙救亡”为宗旨、以欧美H本留学生为骨干、以“科学民主”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投入这场运动的,是一批不同于封建文人的新文...
关键词:经济生活 胡适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人 清末民初 科学民主 封建文人 康有为 
从封建文人的富贵神仙歌到悲喜交加的磨难曲——改编自《聊斋志异·张鸿渐》的两种俚曲
《蒲松龄研究》2016年第3期250-258,共9页郑秀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聊斋志异>在清代的传播"(项目编号:12YJA751085)
蒲松龄的聊斋俚曲代表了他在俗文学领域的杰出成就。改编自《聊斋志异·张鸿渐》这篇小说的俚曲有两种——《富贵神仙》和《磨难曲》,后者代表了蒲氏俚曲的最高成就。尽管二者取材于同一篇小说,在思想和艺术上却可以看出作家创作态度、...
关键词:张鸿渐 聊斋俚曲 富贵神仙 磨难曲 
女人亡国?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6年第17期47-47,共1页陈则义 
妲己与褒姒是中国历史上最恶名卓著的两个女人,分别是商朝和西周两个末代皇帝的宠妃,千百年来一直承担着商朝和西周灭亡的重罪,是历代文人们所宣扬的女人亡国论的代表人物。其实,宣扬女人亡国论是封建文人为荒淫、昏庸的皇帝开脱罪...
关键词:女人 亡国 末代皇帝 封建文人 中国历史 代表人物 封建社会 替罪羊 
新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是这样问世的
《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19期42-42,共1页王增玲 
“中国的封建文人也曾写过丰富多彩的封建社会的上层和下层的生活;然而,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来解剖这个封建社会,并再现其复杂变幻的矛盾的本相,‘五四’以后也没有人尝试过,作者是填补空白的第一人。”(茅盾:《关于长...
关键词:长篇历史小说 《李自成》 新中国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封建社会 封建文人 填补空白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芒种》2015年第5期83-84,共2页沈会贞 
《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小说中吴敬梓塑造了一批封建文人形象,描写了封建文人及官绅的生活状况与精神状态,抨击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腐朽的科举制度和黑暗的社会现实,在讽刺艺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关键词:讽刺艺术 科举制度 封建文人 
宿农家晨起见闻
《诗潮》2015年第3期111-111,共1页苏兰芳 
榆阴筛影半窗明,闲置犁锄缀落英。布谷未知农事了,前村后甸尚催耕。[星汉荐评]“布谷催耕最可怜”(刘基《浣溪沙》),这首七绝紧扣题目,前两句写“见”,后两句写“闻”。通过见闻,表面上写农家的悠闲,实际上是写农家的勤快。诗...
关键词:农家 见闻 《浣溪沙》 封建文人 “见” “闻” 农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