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女人形象

作品数:34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存宁梅何少华甄蕾刘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阳理工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天地(开拓教育新天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美与时代(美学)(下)》《牡丹江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疯女人”形象的解读——基于《简·爱》与《藻海无边》的互文阅读
《新丝路(下旬)》2022年第6期0136-0138,共3页董方馨 
简·里斯的代表作《藻海无边》与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简·爱》在人物设置、情节构造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互文性。然而,同是对“疯女人”形象的塑造,里斯眼中的安托瓦内特却异于勃朗特眼中的伯莎·梅森。通过运用情节的处理策略,里...
关键词:夏洛蒂·勃朗特 简·里斯 《简·爱》 《藻海无边》 互文 
斗争或是逃离——《不朽》中的“疯女人”形象分析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0年第11期91-94,共4页李察 
“疯女人”形象在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米兰·昆德拉就在其长篇小说《不朽》中刻画了贝蒂娜、洛拉和阿涅丝这三位风格迥异的“疯女人”形象。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域下,结合福柯关于“疯癫”、“凝视”、权力话语等方面的理论...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 不朽 “疯女人”形象 福柯 身体 凝视 
伯莎的无言——浅析《简爱》中阁楼上的疯女人形象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36期137-137,共1页朱子茹 
伯莎是《简爱》中束之于阁楼的“疯女人”,夏洛蒂·勃朗特笔下众多女性群像中为数不多的怪物形象。她在四次出场中没有表达过一句完整的话,本文从伯莎的角度出发浅析维多利亚时期男权社会中没有话语权的疯女人形象。
关键词:疯女人 话语权 反抗 
对英美女性文学中“疯女人”形象的发展演变探微
《长治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44-47,共4页魏淼 
英美女性文学的发展在很长的历史阶段内一直引领着世界女性文学的发展。其中“疯女人”形象是女性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基于“疯女人”形象在英美女性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文章按照英美女性文学发展的时间脉络,对英美早期女性...
关键词:英美文学 女性文学 疯女人 女性精神 发展演变 
束缚与反抗——论《番石榴园的喧闹》中的“疯女人”形象被引量:1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33-34,166,共3页林景兰 
印度女作家基兰·德赛在小说《番石榴园的喧闹》中,通过描写库菲这个疯女人在家庭、社会、男性文化心理和女性文化心理中所遭受到的不同程度的束缚,以及她以正面顶撞、直接忽视和疯癫行为等方式对此所展开的反抗,隐晦地展示了印度女性...
关键词:疯女人 父权制 女性意识 
福柯式解读《简·爱》与《藻海无边》中的疯女人形象
《闽江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40-45,共6页黄庆辉 
相比《简·爱》里简的高大英国女性形象,阁楼里的疯女人伯莎·梅森则被塑造成被言说的他者形象。简·里斯不满伯莎被他者,在她的代表作《藻海无边》里重置了话语权,使其女主人公安托瓦内特成为权力的积极参与者,向代表欧洲权力中心的罗...
关键词:《简·爱》 《藻海无边》 权力 他者 话语 微观权力学说 
《简爱》中“疯女人”形象的“对象化”分析被引量:1
《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13期112-114,共3页王伟 
随着国内女性主义研究的热度不断升高,女性研究者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西方经典文本中的女性形象,但是笔者试图运用"对象化"理论分析这些文本中的女性形象,以此说明第三世界女性受压迫的种种原因。所谓的对象化其实就是通过男性标准一类人(...
关键词:“对象化”理论及标准 “疯女人”形象 后殖民女性主义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黄色墙纸》中的“疯女人”形象被引量:1
《绥化学院学报》2015年第8期57-59,共3页赵培培 孙妮 
《黄色墙纸》是美国女作家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代表性短篇小说。作者在文中刻画了一个"疯女人"形象,并细致描绘女主人公如何一步步走向疯癫之路,旨在揭示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艰难的生存状态,批判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结构对女性主体...
关键词:夏洛特·吉尔曼 《黄色墙纸》 “疯女人” 女性意识 
癫狂的隐喻——以《金锁记》与《藻海无边》为例比较中西方文学中的“疯女人”形象
《文教资料》2014年第36期100-102,共3页毛燕靓 
"疯癫"意象作为一个标志性元素普遍存在于中西方文学中,而"疯女人"形象的塑造又加入了性别元素,使这类人物形象愈加类型化,日渐形成一个包孕丰富的形象系列。本文以《金锁记》与《藻海无边》的同异比较为主干,结合其他同类文学作品...
关键词:疯女人 癫狂的隐喻 
20世纪末台湾文学中“疯女人”形象的思想意蕴被引量:1
《龙岩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02-108,共7页吴春兰 洪芳芳 
20世纪80、90年代台湾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塑造的众多"疯女人"形象,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受害女性的典型代表。通过展示这些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作品深刻地揭露了男权社会的残酷压迫,以及传统文化观念对女性的戕害,从而唤醒女性的强烈反...
关键词:疯女人 男权制 传统文化 批判 女性主义 台湾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