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

作品数:221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郝洁徐青青孟庆茹张金铣林贻瑞更多>>
相关机构:咸阳师范学院北京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北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荷韵悠悠
《社区》2024年第16期59-59,共1页枫林 
“山有扶苏,有荷华”,远处山峦层峦叠幛,扶苏郁郁葱葱,恰似绿色的波涛于山间翻涌。临近的低洼湿地中,荷花绚烂绽放,那粉嫩的花瓣仿若精心雕琢的美玉,晶莹剔透。池塘里荷叶田田,随风轻舞。在《诗经》里,荷花以其超尘脱俗的风姿留下了令...
关键词:《诗经》 扶苏 荷花 韵悠悠 超尘脱俗 令人 
扶苏笙
《文艺研究》2023年第5期188-188,共1页寇凌燕 
先秦两汉“扶桑”语义考
《今古文创》2023年第4期43-47,67,共6页李勇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扬雄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汉代‘扶桑’神话的转型”阶段性成果(YX202105)。
有关“扶桑”的记载,目前所见的最早文献为《山海经》。考察《山海经》所载“扶桑”的最初语义,将为人们的研究提供起点。《山海经》并记“扶桑”和“扶竹”“,扶”实为形容词,有高大挺秀、枝叶硕大之语义,郭璞即谓“扶竹”有“高节实...
关键词:扶桑 扶竹 扶苏 《山海经》 三星堆 青铜神树 
瑞莲并蒂 俪影同心
《半月选读》2022年第21期43-44,共2页袁传璋 
芙蓉,是莲花的别名。它植根于淤泥之中,拔出于碧波之上,绿叶如盖,逸致天成,菡茗成花,光艳鉴人。她那无与伦比的风姿美质,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礼赞。早在《诗经》时代,民间歌手们就曼声吟唱“山有扶苏,有荷华”(《诗·郑风·山有扶苏》)...
关键词:陈风 郑风 泽陂 民间歌手 扶苏 《诗经》时代 美质 
荷花的境界
《中国政协》2020年第16期80-80,共1页张颐武 
荷花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和荷花结缘极早,《诗经》里常被人用来阐释古人对于荷花的认知:“山有扶苏,隰与荷花”,“彼泽之陂,有蒲有荷”《离骚》里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
关键词:扶苏 荷花 《离骚》 《诗经》 象征意义 
“龙”是水边红蓼花
《能源评论》2020年第7期93-93,共1页马俊江 
《诗经》有一首《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唱歌的,是个活泼的女子:山上扶苏枝繁叶茂,水边荷花开得正好。没见到美男子,却见到你这个狂妄的坏小子。山上松树高大挺...
关键词:狡童 《诗经》 扶苏 狂妄 
爱的游戏
《时代邮刊》2020年第12期55-55,共1页包光潜 
夕光像一片片红叶飘落在水面,偶尔泛起眩目的涟漪.两个少年,一男一女,他们似乎忘却了凡尘的日月,静静地坐在湖畔,水中的倒影只能显影他们上身的轮廓.我站在他们身后的桑林里,虽然枝叶扶苏,却足以看清他们的一举一动.我非窥视者,却无意...
关键词:桑林 枝叶扶苏 窥视者 忘却 
《山有扶苏》之兴意
《文史知识》2019年第2期121-123,共3页沐斋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山有扶苏》并《狡童》《褰裳》三篇皆属情诗,或为当时郑国流传之恋曲;且言情语气颇相类,或疑为同一人所作亦未可知,故此不妨合观,是为'狡童三部曲'。...
关键词:隐喻 郑国 狡童 游龙 扶苏 诗经 荷华 言情 语气 
论大泽乡起义要打着扶苏的旗号的原因
《今古传奇(文化评论)》2019年第1期36-36,共1页龙萍 余欣悦 陈天洋 方天池 
公元前 210 年,始皇驾崩于沙丘附近。“今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短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嗷嗷,新主之资也。”胡亥即位后,继续旧治,非但不改,反而变本加厉,天下“苦秦久矣”为何不反?陈胜吴广为首的一干农民揭...
关键词:秦始皇 扶苏 关东六国文化 大泽乡起义 
《山有扶苏》的主题探析被引量:1
《安康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23-27,共5页唐鹏 
《山有扶苏》的主题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从经学的角度讲,此诗主题有刺郑昭公忽、刺文公踕、淫女戏谑之辞等;从文学的角度讲,此诗主题有巧妻恨嫁拙夫的抱怨之辞或对爱人的俏骂等。植物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的景象,考辨诗中扶苏、荷华、乔松...
关键词:《山有扶苏》主题 季节 归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