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学分析

作品数:30被引量:3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思广刘晓洁郑瑶唐敏郑家建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保山学院学报》《陇东学院学报》《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深渊的回望:“看镜头”的符号叙述学分析被引量:1
《符号与传媒》2023年第2期150-161,共12页任洪增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讲好甘肃故事的地域关键符号整合传播研究”(2021YB03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河西走廊民族互嵌型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符码体系重构研究”(20BXW090)阶段性成果。
“看镜头”是电影表演术语,以视线终点没有交流对象而区别于“正反打镜头”,但在观影过程中的确会造成“望向观众”的印象。从符号叙述学的角度来看,电影银幕作为“区隔框架”隔开了故事世界与观众所在的现实世界,两个世界具有各自的独...
关键词:看镜头 第四堵墙 区隔 自我意识 
突发性灾难报道的叙述学分析——以《瑟夫赛德的悲剧》报道为例
《科技传播》2022年第17期66-70,共5页徐睿娴 罗璇 
运用叙事学理论,以获得2022年普利策突发新闻奖的《迈阿密先驱报》系列报道《瑟夫赛德的悲剧》为研究对象,对其叙事视角、叙事框架以及叙事结构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媒体在报道突发性的灾难新闻时,需要保持对生命的敬畏,采用全知与限知、...
关键词:媒体 灾难新闻 突发性新闻 报道 
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叙述学分析
《南腔北调》2022年第5期81-85,共5页秦天 
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有着巨大的可供叙述学分析的潜力。它不仅选择了大量的缺乏可述性的事件进入情节,也无意在情节的编排和处理上照顾观众的认知方式,因此让观众难以理解,解读花样百出。然而,《太阳照常升起》对艺术中的“准不...
关键词:可述性 叙述性 准不可能世界 语义方  
挂着怀表赶路的兔子在找帽子:评饶广祥《品牌与广告:符号学叙述学分析》
《符号与传媒》2021年第2期266-270,共5页孙金燕 金星 
书名:品牌与广告:符号学叙述学分析作者:饶广祥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8月ISBN:9787569033847一能天马行空捕捉大众文化的齐泽克(SlavojZizek),曾玩笑似的表述他已经有了一顶帽子,却还没有兔子,意即他已经有了理论,却还...
关键词:符号学 大众文化 适切 兔子 齐泽克 天马行空 帽子 广告 
基于叙事视角下的高中小说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4期52-53,共2页吴丽娟 陈琳 
2019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革命文化融入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Z190156)的研究成果。
小说是典型的叙事文学,小说与故事的最大不同在于小说需要叙述者站在一定位置讲述,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从传统的小说三要素分析走向叙述学分析,不仅能充分展现小说叙述的种种魅力,还能更为科学地把握文学的本质。这一...
关键词:叙事文学 叙事视角 叙述视角 叙事谋略 叙述者 叙述学分析 文学的本质 小说叙述 
柯云路《嫉妒之研究》的叙述学分析
《保山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67-71,共5页郭诗亮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980年代‘晋军’小说研究”(项目编号:2020Y0074)阶段性成果。
《嫉妒之研究》是柯云路创作的一部具有实验性质的小说,其叙述与作家在1980年代初期的传统现实主义写法有较大差别;小说的叙述者所持的戏谑态度使他缺失真诚而像一个戏剧的表演者,叙述者“我”的有意无意地越位使多个叙述层面交叠而产...
关键词:《嫉妒之研究》 叙述学 反叛 
从零碎探讨到符号叙述学分析——鲁迅小说形式研究的现状分析及展望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54-60,共7页唐敏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鲁迅小说符号叙述学研究”(18SA0229)
百年以来,鲁迅小说形式研究历经了探究写作技巧时的零碎探讨时期、马克思主义形式理论探究时期和西方现代形式文论研究时期。西方现代形式文论研究时期,全新的叙述学研究方法极大地推进了鲁迅小说形式研究。这些突破在鲁迅小说的叙述者...
关键词:]鲁迅小说 形式研究 叙述学 符号叙述学 
历史叙述的复调:《花腔》的叙述学分析被引量:1
《郑州师范教育》2018年第3期87-92,共6页王欣闻 
《花腔》以繁杂多变的叙述方式书写了小说形式的新范式。作品中各个历史叙述者由于叙述时代、立场、视角限定的差异构成一场历史叙述的狂欢,每个声音在对话中完成自己的叙述。超叙述者在援引多方史料探求历史真相,却在此意义上增加了历...
关键词:叙述复调 历史真实 多层叙述 对话意识 
历史的尽头在叙述——《盲春秋》符号叙述学分析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50-55,共6页唐敏 
四川音乐学院科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CY2015106)
《盲春秋》在完成之后,便独立自足,不再受作家掌控。作家何大草通过融入小说的特殊人格——隐含作者表达自己的意图。隐含作者无法直接在《盲春秋》中出面,而是通过叙述者、人物等具有虚拟主体性的人格体现出自己对历史的态度:历史无法...
关键词:《盲春秋》 符号叙述学 历史 
《阿拉比》的心理叙述学分析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94-95,共2页郑瑶 
《都柏林人》是乔伊斯的早期作品,属于传统叙述模式,但与传统叙述不同的是乔伊斯侧重心理叙述,来展示都柏林颓废的精神状态。《阿拉比》描写的是童年的都柏林人,叙述的是主人公从满怀希望的追求到突然顿悟到自己的荒谬的心理过程。本文...
关键词:精神顿悟 心理过程 叙述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