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谋略

作品数:29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义杨小波李洲良李艳华张云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唐山师范学院大连民族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界(理论版)》《长城》《语文教学与研究》《阅读与写作》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叙事视角下的高中小说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4期52-53,共2页吴丽娟 陈琳 
2019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革命文化融入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Z190156)的研究成果。
小说是典型的叙事文学,小说与故事的最大不同在于小说需要叙述者站在一定位置讲述,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从传统的小说三要素分析走向叙述学分析,不仅能充分展现小说叙述的种种魅力,还能更为科学地把握文学的本质。这一...
关键词:叙事文学 叙事视角 叙述视角 叙事谋略 叙述者 叙述学分析 文学的本质 小说叙述 
从曹操的“三笑”看“悲喜荒唐”的叙事智慧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4年第2期50-51,共2页杨小波 
《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扑朔迷离,起伏跌宕,有“雨后彩虹”之妙,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为了使叙事情节“犯而能避”、“同树异枝”、“同花异果”,作者运用了许多高超的叙事谋略,其中“悲喜荒唐”的叙事智慧即为众多妙法中的...
关键词:叙事情节 “三笑” 智慧 荒唐 曹操 《三国演义》 故事情节 叙事谋略 
浅谈《穆斯林的葬礼》的叙事谋略
《北方文学(下)》2013年第12期16-17,共2页孔丽波 
《穆斯林的葬礼》是我国著名回族女作家霍达的代表作品,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本书在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背景下,在具有象征意义的关于“玉”与“月”的故事的交错中,让我们感受到一部优秀的小说给读者带来的巨大的震撼。在这部小说...
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 叙事谋略 
影视剧艺术创作规避虚假的叙事谋略研究被引量:2
《艺术百家》2013年第6期97-100,264,共5页康尔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剧情片叙事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3BC028)阶段性成果之一
影视剧一旦涉嫌虚假、失真,观众将一票否决。可是,真实又是个太难界定、太难把握的概念,影视剧的主创时常为此而烦恼。其实,影视剧等叙事类作品,只需追求真实感,只需让观众感觉到作品中表述的一切像真的、似真的、是真的。影视剧主创的...
关键词:影视艺术 艺术创作 影视剧 艺术作品 规避虚假 叙事谋略 
《史记》附传叙事论略
《求索》2013年第12期138-140,共3页高萍 
中国古代文学省级重点学科项目;批准文号:陕教卫字(20116)号;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13L52)
历代论家对《史记》附传未能予以足够重视,然附传是《史记》人物传记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了为历史人物立传的最大化需求,也实现了通变和立名的著述目的;从结构意义讲,附传具有对比、反讽、衬托、重复等功能,充分体现了司马迁的史识与史笔。
关键词:《史记》 附传 叙事谋略 结构意义 
刍议《史记》中的叙事谋略
《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第4期45-45,共1页李树玲 
《史记》是我国传统史书中的一朵奇葩,它的艺术成就以及艺术影响力决定了它在中国叙事作品中独一无二的地位。司马迁在《史记》中运用别具一格的叙事艺术,书写了上古时期黄帝至汉武帝时期长达千年的历史,刻画了众多形象生动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史记》 叙事谋略 多样化风格 
《白鹿原》女性形象塑造中的男性叙事谋略被引量:1
《小说评论》2011年第2期129-133,共5页尹小玲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变形记》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他感慨于女人天性中的种种鄙陋、恶习,亲自选取象牙为材料,精心塑造了一个纯洁无瑕、美丽绝伦的女郎。皮格马利翁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自己...
关键词:女性形象塑造 《白鹿原》 叙事谋略 皮格马利翁 男性 《变形记》 塞浦路斯 雕塑家 
从“温酒斩华雄”看“无中写有”的叙事谋略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0年第3期56-57,共2页杨小波 
《老子》曾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思是说,成就和充盈到了“大”的境地.它就可能出现好像欠缺或空虚的形态:声音和物象“大”得超出了人们的视觉和听觉范围,也就听不到其音,...
关键词:叙事谋略 《老子》 大音希声 “大”  物象 
论《水浒传》秦明被赚一节的叙事谋略被引量:1
《长城》2009年第8期79-80,共2页朱明秋 
秦明是《水浒传》①中排在第七位的天罡星,他原本是主流社会中的一名高级军官,在第三十四回被人赚上了梁山,是谁赚了他?应该说是花荣。但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是宋江赚了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误读误解现象?笔者认为是因为《水浒传》的...
关键词:《水浒传》 叙事谋略 
《笠翁十种曲》的叙事谋略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59-61,共3页刘慧芳 
李渔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真正把戏曲当作叙事文体进行实践的剧作家。他在创作中非常重视戏曲的谋篇布局、情节设置、结尾等叙事技巧,其叙事实践的最大成果便是扬名后世的《笠翁十种曲》。
关键词:李渔 叙事 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